作為中國史學初期實踐者的史官們,見證了曆史、記錄了曆史、傳播了曆史,不僅對於中國傳統史學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而且也是對中國古典的文化做出了一定的貢獻。比如,在哲學思想上、在道德教育上、在文獻研究上,以至在史事的考證上,都能看到早期史官們的文化造詣,都會為後人留下不少值得思索的精神財富,這是史官家族對於文化的貢獻。
史佚作為西周初年傑出的史官,他曾撰寫過《史佚之誌》一冊,是一部政論性著作,現已散失。但在《左傳》《國語》等著述中尚能見到別人引用的相關內容,從中了解他的思想和主張。如《左傳·文公十五年》中有:
喪,親之終也。雖不能始,善終可也。史佚有言曰:“兄弟致美。救乏、賀善、吊災、祭敬、喪哀。情雖不同,毋絕其愛,親之道也。”子無失道,何怨於人?
這是史佚關於化解兄弟之間積怨的勸告。故事發生在公孫敖與從兄弟襄仲之間。公孫敖曾經奪娶了襄仲的妻子,引起襄仲的極大不滿。這次,公孫敖去世,襄仲拒絕為他奔喪。惠伯以史佚的話相勸,讓他明白奔喪是人生的最終行為,應以兄弟情誼為重,人的一生“雖不能始,善終可也”,勸其親族間要講團結、要相互理解、相互幫助,最後說服了襄仲。從中使我們了解了史佚重視團結、強調幫助、倡導和諧相處的思想境界。
在《國語·周語下》中有:
昔史佚有言曰:“動莫若敬,居莫若儉,德莫若讓,事莫若谘。”這是史佚總結人們社會生活中的四大政治原則:敬、儉、讓、谘。
晉國賢臣以此四項標準來評定東周王室卿士單靖公,以為“宮室不崇,器無彤鏤,儉也;身聳除潔,外內齊給,敬也;宴好享賜,不踰其上,讓也;賓之禮事,放上而動,谘也”。如果這些都做到了,“居儉動敬、德讓事谘”都做好了,又有卿士的輔佐,周王室有不興旺的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