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史官、史氏與南宋社會

第五章 門風、性格、壽命

字體:16+-

一、門風涵養

每個家庭,乃至家族都應有自己的門風,好的門風是使家族成員具備一種積極向上的驅動力。有了這個動力,緊張關頭能保持沉著,危險麵前會變得勇敢,榮譽麵前能謙虛謹慎,複雜境遇可保持清醒。有了這個動力,遇到詆毀會產生自信。有了如此胸懷和風範,人們能為家族增光,世代相傳。史氏家族要求子孫後代以家族固有的門風作為修身養性、涵養思想的武器,並以此為依據來規範族人的思想和行為。

(一)八行垂訓是史氏家族門風的基礎

中國古代對於人倫要求定位在: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五個方麵。史氏家族始終把對於孝道的體驗、愛心的審視、長幼之區別作為人生道德義務的潤滑劑,也是族規與門風的核心.

“八行”是宋朝皇帝對於男子規定的道德標準規範。史氏家族始祖、八行太師公史詔不僅努力學習,而且身體力行,在不斷的摸索實踐中做出過詳盡的詮釋,最終形成為自己的行為準則,為明州史氏家族的良好門風奠定了基礎。所謂《八行垂訓》,簡而言之,是指“孝、友、睦、姻、任、恤、中、和”等八項內容。具體可解釋為:

“孝”為百善之先,“實為百行之原”,是中國的傳統美德。孝與忠一樣都會貫穿於人們生活的始終。當一個人生活在與別人不同的、相互隔絕的兩個心靈世界時,就很難盡忠、也很難盡孝。隻有與人共生,才能忠孝兩全。史氏的先祖們認為“移孝可以作忠,承先足以啟後”“或致哀於殆後,或養誌於生前”,把培養純孝成性的美德,作為家族門風的重要組成部分。

善事兄弟為之“友”。要求做到“愛兄而道義相成,愛弟而有無與共”,甚至對於五服內外的兄弟們也應互相“濟困扶危”。

所謂“睦者言其和而實”,換言之,不管是你親近的族人或疏遠的外人,由於“貧不能自存者”,或屬於“鰥寡孤獨者”,都應予以“厚賑恤之”,以利其克服困難,與大家一樣和睦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