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與金的戰爭是北宋朝的延續,戰爭主要發生在宋高宗時期。
1126年(靖康元年)正月,金人進犯京師。八月,金帥粘罕引兵深入。閏十一月十五日,金兵攻陷汴京(今河南開封),北宋滅亡。十二月初二日,宋欽宗被迫奉上降表,向金人投降,一再表示願向金人稱臣,惟金命是從。1127年(宋靖康二年,金天會五年)三月七日,金朝冊立張邦昌為“大楚皇帝”,試圖以傀儡政權來實現“以漢治漢”的目的。三月二十七日和四月初一日,金人分兩批將徽、欽二宗,皇後、嬪妃、王公貴族等三千餘人和金銀財寶、儀仗法器,一概擄去,隨金軍北歸。北宋與金的戰爭到此結束。
是年五月,宋高宗趙構在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初立,改元建炎,抗金成了他所麵對的主要問題。南宋與金的首戰發生在1127年(宋高宗建炎元年,金太宗天會五年)。戰爭的原因是:金人隻承認“大楚皇帝”,不承認宋高宗的皇位,千方百計要消滅這個趙姓政權。當時,官員中明顯分為兩派,一是以李綱為首的主戰派,一是以黃潛善與汪伯彥等主張逃跑的主和派。南宋要與金人相對抗,必須起用一個深孚眾望的人物擔任宰相,必須組成一個相應的政府,主戰派李綱就成為第一任宰相。李綱主張堅持抗金鬥爭,他認為“以天下形勢而觀,長安為上,襄陽次之,建康又次之”。[1]並且借重民兵作為可恃之兵,可在河北、山西、陝西、山東、河南一帶進行有效的抵禦。
為了滅亡趙構的南宋政權,金軍在宗翰的率領下,以宋高宗廢棄張邦昌政權為借口,於十二月二十三日發布《伐康王曉告諸路文字》書,說明南宋“推戴趙構,妄稱興複”,必須嚴懲,因此“複承嚴令,重申大伐,統領重兵,諸路並進”,大舉進攻南宋,計劃從三路合圍,攻破東京(今河南開封),直到活捉趙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