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孝宗即位之初,心懷收複北方的大誌,積極準備北伐。他把領導抗戰的重任寄托在史浩和張浚身上。史浩是宋孝宗的老師,是智囊團的成員,之後宋孝宗又升史浩為參知政事,目的就是要他參與軍事;同時還起用了一位主戰的大將張浚,一文一武相得益彰,他又重新起用了那些過去因主戰而被罷貶的官員,以此鼓舞大家抗金鬥誌,滿以為能幫助自己完成北伐的大業。但是,史浩與張浚是兩個風格截然不同的人。史浩是個主守派、穩健而務實;張浚是著名的抗戰派領袖,要求立即投入戰鬥,不同的思維方式決定他們必然會起衝突。一次,宋孝宗找大臣們商討恢複中原大計,張浚主張出戰。宋孝宗就轉問宰相史浩,想聽聽他有什麽看法。史浩提出主守、反對馬上出戰,這就與張浚的意見相反。截然不同的兩種意見必然會引起爭執,這就是南宋曆史上的著名的“史張之辯”。
史張爭論的第一個焦點是對於當時形勢的看法。
張浚上奏宋孝宗說:“人主之學,以心為本,一心合天,何時不濟。”[1]張浚充滿鬥誌,一心要求北伐,立誌恢複中原,誤以為當時的形勢是宋強金弱;史浩卻認為當時宋金間仍處在均勢地位,宋軍沒有必勝的把握,堅決反對對金冒險用兵,主張以守為主,待機而行。這是兩者最根本的不同。如前所述,史浩既反對妥協投降,也反對冒險出“戰”。他從內部兵力、國家財力的角度考慮,認為現在宋金處於均勢,不能貿然出兵。他主張在物力、軍力、實力相當條件下,進行北伐。史浩說:“先為備禦,是謂良規。”假如聽信一些目光短淺“謀士”的意見,“興不教之師,寇去則論賞以邀功,寇至則斂兵而遁足跡”,不能稱之為恢複。[2]認為進行無預期結果的戰爭,隻會造成勞民傷財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