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實力與博弈:20世紀中美蘇三大國關係探究

(三)

字體:16+-

美國等西方國家這樣做,有其深刻的經濟、政治和戰略根源。揭示這一點,有助於我們加深對美國等西方國家對華政策的本質和規律性的認識。

首先,從經濟上看,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初期,美國就企圖建立在它控製下的以美元為中心的“世界經濟秩序”,而占有“巨大的中國市場”乃是“一個多世紀以來美國商人夢寐以求的”[7]。

但是,中國革命的勝利打破了美國的迷夢。它怎能不痛心疾首?今天,中國一天天強盛起來,它又怎能甘心呢?特別是美國非常清楚,“資本主義是一個國際體係,一旦在國際上行動不開,就要徹底崩潰的”[8]。當今天美國的安全更取決於美國經濟的強大,而美國經濟又更加有賴於美國開發國外市場時,美國所要做的首先是維持和擴大其在世界上的經濟霸權地位。克林頓上台後提出“擴展戰略”,“即擴大全世界市場民主國家的自由大家庭”[9]。說穿了,就是要由美國實現經濟霸權主義的同義語。僅僅為此目的,它也絕不容忍中國社會主義經濟獨立地發展下去。

其次,從政治和戰略上看,美國一向自詡為世界文明的“燈塔”和各國效法的榜樣,從來不允許有另一種製度與之競爭,何況這是一種比它更先進的社會主義製度。對於蘇聯它就是這樣做的。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成員、東西方關係問題專家邁克爾·曼德爾鮑姆曾說:“像蘇聯這樣一個國家,即使它更自由化一些,也很難逃脫來自美國的指責,無疑,使俄羅斯人和其他原蘇聯人建立起一整套資本主義經濟和政治體係,應該成為美國的一個長期奮鬥目標:美國的最終目標應該是使全世界每一個國家都實現這一點。”[10]

蘇聯解體後,美國又把矛頭對準中國。這並不奇怪。早在十多年前,美國著名曆史學家費正清就把美國當局對中國的心態,刻畫得入木三分。他說:“我們感到我們的基本價值標準直接受到威脅,如果中國人自願選擇共產主義,那就可以斷定人類的大多數是不會走我們的路——至少目前是如此。因此,我們在這場危機中聊以**的,是認為新的中共獨裁政權並不代表中國人民相當大的一部分人的利益,認為它隻是靠武力和操縱手段才能維持下去。總之,我們認為它太壞,不能持久。因此作為一種原則和義務,我們必須反對它。”[11]這樣,就把反對社會主義中國提到了美國對外戰略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