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實力與博弈:20世紀中美蘇三大國關係探究

(四)

字體:16+-

當然,也不是說今後美國對華政策會一成不變。這裏關鍵是美國對外政策一方麵要受製於國內壟斷資產階級的利益和意願,同時也受製於其國力和整個國際形勢,還受製於其外交對象國的狀況。看來,今後美國對華政策走向是在變與不變、根本戰略不變而策略手法將不斷有所變化的情況下向前推進。

1.美國自身問題成堆,國力相對下降的趨勢無法扭轉,使其在對華政策上有力不從心的一麵

美國《經濟學家》周刊1993年6月19日一篇文章指出,“如今,在領導自由世界40年之後,美國人越來越懷疑他們是否仍然想領導世界,或者說需要領導世界”。“由於經濟隻是勉強緩慢地走向複蘇,而且有著3000億美元預算赤字,美國感到它不像是世界經濟增長的火車頭。隨著城市老區的日益衰落、暴力的發生率不斷提高和一個社會處在被集團利益巴爾幹化的危險之中,它非常清楚它作為民主價值觀的主要陳列室已經破產了。”[15]當然,這絕不意味著美國會自動認輸,會放棄用所謂美國式的民主和價值觀幹涉別國內政的做法,但美國之心勞日拙則是難以避免的事實,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想要如過去那樣作為兩極中的一極來頤指氣使是更困難了。

2.全球的包括美國的對外政策重點均已轉向經濟,一味遏製中國的做法會損害美國自身

正如外界一些報刊所說,“今天的主要注意力已從安全和裁軍問題轉向了世界經濟”。“今天的安全就是貿易的權利。穩定就是搞好貿易平衡。……商人們利用外交為自己的事業服務。”[16]作為資本家總代表的美國白宮自然不甘心丟掉中國這個大市場。因此,每當它們企圖舉起人權大棒時,立刻就會出現一種兩難處境:是輸出價值觀,還是隻輸出商品?[17]在“經濟學對人權”的辯論中,美國有時不得不有所後退,這是其自身經濟利益使然。今後在這一點上還會不斷地反映出美國當權者的矛盾、尷尬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