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這是許多思想家哲學家所關注的問題。有沒有是非?如果有,又怎麽分辨?分辨不清該怎麽辦?夏、商、周三代隻保存下來一些記載,從《尚書》中看,對是非問題沒有討論,隻是統治者以是否違背天命作為是非的標準。說誰非,就說他違背了天命。說誰是,就說他遵循天命。當時,有人提出民是天生的,天立君以為民,於是,保民、利民的行為就是正確的,而害民、損民的行為就是錯誤的。《尚書》基本內容反映了三代的粗略說法。有些篇章經後人整理,摻入後代某些內容,基本可信,未可全信。
到了春秋時代,老子、孔子等思想家隻是講出自己的生活體驗,他們的言論並不是通過嚴密的邏輯推理得出的結論。後代人把他們的話當作是非的標準,而沒有衡量他們言論的標準。現代人說他們的話是“獨斷論”,因為沒有經過論證。可見,春秋以前有是非問題,思想家還沒有討論過關於是非的理論問題。到了戰國時代,百家爭鳴,諸子百家討論許多問題,發現必須從理論上研究是非問題、討論規則,以及是非的標準諸問題。墨子、莊子、孟子、荀子以及一些名家都參與了是非問題的討論。
1.墨家的三表說
墨子在《墨子·天誌上》說:我有天誌,就像木匠有規矩那樣,符合規的就是圓,符合矩的就是方。不符合規矩的就不是圓方。天誌就是分別是非的規矩,符合天誌的就是“是”,不符合天誌的就是“非”。這是繼承過去天命論的說法。
墨子在討論命運的時候,提出衡量言論是非的三條標準,即三表。他在《非命上》說三表是:“上本之於古者聖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實”,“廢以為刑政,觀其中國家百姓人民之利”。古代聖王是人民的榜樣,學習榜樣,就是“是”,與榜樣相反的,就是“非”。大家都學習榜樣,因此,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但是,榜樣是有限的,沒有榜樣可以參考時,就根據百姓的耳聞目睹,群眾的實際經驗。這裏講百姓,就是為了避免根據少數人甚至個別人的特殊感覺所產生的片麵性。百姓耳目之實,是指群眾經驗。廢,同“發”,意思是實行。中(河南河北地區尚保存此方言,音zhǒng腫),意思是符合。議論是非,實施以後,看它對國家人民是否有利,對國家人民有利的,就是正確的,就是“是”;對國家人民不利的,就是“非”。這個是非,就是價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