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十五堂中國哲學課

第三課 陰與陽

字體:16+-

陰陽,是中國傳統哲學中的重要範疇。它作為哲學思想滲透於中國人民生活的方方麵麵,也在思想家、哲學家、科學家的心目中占有重要位置。

1.陰陽論

陰陽的本義是很簡單的:一座山,向南的山坡,明亮、氣溫高,稱為陽;向北的山坡,昏暗、涼爽,稱為陰。對於河岸來說,北岸向日為陽,南岸背日為陰。後來,人們就把宇宙間明亮的、活躍的、向上的、溫熱的、激進的、強壯的、雄的,都歸於陽,而把昏暗的、穩定的、向下的、寒涼的、保守的、柔弱的、雌的,都歸於陰。從大的方麵說,天為陽,地為陰。天上的日為太陽,月為太陰。地上的火為陽,水為陰。對於生物來說,能夠跑動的動物為陽,不能跑動的植物為陰。對於動物來說,天上飛的為陽,水中遊的為陰。水生動物,能遊動的魚類,是陰中之陽,不能遊動的蚌蛤類,是陰中之陰。陰中又分陰陽,陽中也分陰陽,因此有陰中之陰,陰中之陽,陽中之陰,陽中之陽。對於同一類動物來說,公的、雄的為陽,母的、雌的為陰。植物也有陰陽之分,葉片朝上的為陽,朝下的為陰;外皮為陽,內質為陰;長於地麵的枝葉為陽,長於地下的根莖為陰。總之,中國古代思想家把宇宙一切事物都歸於陰陽,非陰即陽。

要具體地判定什麽屬陰,什麽屬陽,還要作具體的深入的研究。因為陰陽是相對而言的,同一個事物,相對於某一事物為陰,相對於另一事物則為陽。同屬於陰的事物,能夠互相感應,例如月是太陰,也可以說是陰的祖宗。它對於水會產生感應,這就是月對海潮的引導作用,對水生動物,對婦女,都會感應,所謂“月也者,群陰之本也。月望則蚌蛤實,群陰盈;月晦則蚌蛤虛,群陰虧。夫月形乎天,而群陰化乎淵”(《呂氏春秋·精通》)。《淮南鴻烈》也有類似說法。如說:“月者,陰之宗也,是以月虛而魚腦減,月死而蠃(螺)(蚌)膲。”“故陽燧見日則燃而為火,方諸見月則津而為水。”(《天文訓》)婦女的月經也是隨月變化的。過去,陰陽論更多的是用於算命和看風水,基本上屬於迷信範圍。現在看來,中國古代醫學對於人體的陰陽研究還很有價值,因此要特別提出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