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政以德
1.1 “大德”與“小惠”
過去,常有人說儒家用小恩小惠來拉攏百姓。實際上,儒家雖然講過對人民要施以恩惠,但並不是講小恩小惠。例如,《論語·雍也》記載:“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孔子認為“博施於民而能濟眾”者,何止是仁人,必定是聖人。堯舜還難以做到。這裏講的是“民”、“眾”。對於民眾能夠博施,就是大德,不是小惠。孔子講的“德治”,孟子講的“仁政”,都是屬於大德的範圍。
《孟子·離婁下》載:“子產聽鄭國之政,以其乘輿濟人於溱、洧。孟子曰:‘惠而不知為政。歲,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輿梁成,民未病涉也。君子平其政,行辟人可也,焉得人人而濟之?故為政者,每人而悅之,日亦不足矣。’”子產任鄭國相,主持鄭國政務。溱、洧是鄭國內的兩條河,由於沒有橋梁,人們不能過河。子產用自己的馬車放在河中,讓人們過河。孟子認為這種做法隻能叫做“惠”,即給一些人帶來好處,還不能說真正知道“為政”。孟子的“政”就是他所說的“仁政”。周朝規定每歲十一月修築小橋,十二月修大橋(周曆比夏曆早兩個月,周曆十二月即夏曆十月,這是農忙以後的時間)。發動並組織農民修築橋梁,解決群眾的過河問題。這件事做好了,人民就沒有發愁過河的。所有群眾過河的問題都解決了,就不必用自己的馬車放在河裏當橋用。如果這件事情沒有做好,全國有許多河流,國相有那麽多馬車嗎?可見國相的馬車所能解決的問題就非常有限。馬車是當政者的工作需要,是為了減少在路上耽擱的時間。如果馬車放在河裏當橋用,影響了國相的用車,會影響政務。當政者隻要做好政務,出門時,要求路上行人回避,也是可以的。這樣雖然給一般行人帶來一些不便,卻可以減少國相在路上耽擱的時間。孟子認為這也是需要的。哪能讓每一個人都感到方便呢?那樣的話,你的時間就不夠用了。國相做不好政務,將會使百姓遭到更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