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十五堂中國哲學課

第八課 善與惡

字體:16+-

中國古人認為,治理國家就必須製定規章製度,法規政策。而這些規章製度和法規政策的製定,依據是什麽?古人認為,就是依據人的情性。所以研究人的情性就成為治理國家非常重要的理論依據。他們研究的都是普遍人性。他們認為,人性中最大的區別就是善與惡這兩種極端的性質。因此善惡就成了中國傳統政治哲學中的重要範疇。以善惡來分君子與小人,來分義與利,來分榮耀與恥辱,來分偉大與卑鄙,來分重於泰山,還是輕於鴻毛。有了宗教以後,還可以依據善惡來分上天堂,還是入地獄。總之,善惡是一切社會現象和個人行為的價值標準。

關於人性善惡問題,幾乎所有哲學家都參加討論,但是,有代表性的、對後代影響大的、至今還有重要意義的,我們想提出的有以下幾種:

1.孔子論人性與仁德

孔子認為人性是相近的,差別不大,但在生活過程中,由於社會實踐不同,個人經曆不同,體驗不同,人性的差別會逐漸擴大。這就是他所說的:“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論語·陽貨》)他接著又說:“唯上知與下愚不移。”隻有最聰明的人與最愚蠢的人不會改變。按孔子的說法,人性差不多,都是可以教育的,也都是需要教育的。對所有的人,都應該有愛心。這個愛心是怎麽產生的?儒家是從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來論證的。孔子的學生有子說:“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這說明儒家“仁”的思想是從愛親引申出來的,也就是從孝親推出來的,孝是仁的根本。對自己的父母要報答養育之恩,對別人的父母也要尊重。從愛自己的父母和子女,推己及人,也要愛別人的父母與子女,要愛天下人。愛天下人,愛所有的人,這種美德,就是“仁”。

春秋時代,人們把“仁”作為美德。如說:“為仁者愛親之謂仁,為國者利國之謂仁。”(《國語·晉語一》)愛親是一種美德,利國也是一種美德。孔子對“仁”的解說是“愛人”。愛親是愛自己的親屬;利國,說到底是利天下人民,是愛人民的表現,是愛別人。兩者結合,就是愛所有的人。孔子有時也講“泛愛眾”,孔子的學生子貢說:“博施於民而能濟眾。”(《論語·雍也》)都含有博愛的思想。對“仁”作了愛人的解釋,比過去的愛親與愛國都有了非常大的進步。這是儒家的精神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