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十五堂中國哲學課

第七課 知與行

字體:16+-

知行問題是中國古人經常討論的關係問題,與義利關係有同等重要的意義。《尚書·說命中》就有“非知之艱,行之唯艱”的說法,春秋時代也有類似說法:“非知之實難,將在行之。”(《左傳》昭公十年載子皮對子羽說的話)不是知之太困難,而是知而後實行,那才難上加難。在科學研究方麵,知難行易。創造電視電腦,是全人類共同努力的結果,可以說是千難萬難。但是,使用就非常容易了,三五歲小孩都會開機操作,選節目,定音量。但在倫理方麵,就不一樣了,許多道理大家都懂得,到實行的時候,就不能完全做到做好。例如講孝敬父母,報答養育之恩,道理很明白,一般人都懂,但是,許多人做不到做不好。做一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宋以前雖然也討論知行的關係問題,但都不夠充分。宋明時代討論很多,主要討論知行的先後、難易、輕重等問題。

1.知行先後之爭

北宋程頤提出知先行後說。他認為:“須是知了方行得。”以走路來說,先知道路,才能走。“譬如人欲往京師,必知是出那門,行那路,然後可往。如不知,雖有欲往之心,其將何之?”[1]不知道路,雖然想走,往哪兒走呀?“然不致知,怎生行得?”(同上)朱熹也用走路比喻知行,“如人行路,不見便如何行?”“義理不明,如何踐履?”義理不明,就像眼睛看不見那樣,踐履就像走路。不知而行,就像盲人行走。陸九淵與朱熹在治學的路數方麵有分歧,而在知行的先後問題上則完全一致,都認為知先行後。陸九淵說:“知之在先,行之在後。”又說:“夫人幼而學之,壯而欲行之。”[2]

從總的認識史來看,認識來源於實踐。同時認識又要回到實踐中去受檢驗,再認識。按毛澤東《實踐論》的說法,認識過程是: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無窮往複前進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