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風—追思曲:威爾第的《安魂曲》
威爾第像
歌劇風和追思曲,乍一看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件事,然而,在一位著名的歌劇作曲大師那裏卻產生了交集,他就是威爾第。
19世紀下半葉,作為歌劇作曲家的威爾第出人意料地完成了一部《安魂曲》,雖然評論家對這種轉變表現出驚訝與不解,但正如勃拉姆斯所說,威爾第的《安魂曲》使我們聽到了在他的歌劇中缺少的多愁善感與敬畏虔誠。
原先威爾第對於創作《安魂曲》之類的作品毫無興趣,真正能令威爾第動心的隻有歌劇。然而在許多年裏,自己的父母、親密的朋友先後去世,人也在漸漸衰老,人老了就容易有宿命感,晚年威爾第的看法也在改變。
1873年5月22日,意大利著名作家、詩人、民族英雄,也是威爾第的好朋友,阿裏山德羅·曼佐尼去世,威爾第非常激賞這位詩人,他認為曼佐尼是道德與正義的化身。1868年威爾第與曼佐尼首次會麵之後,回家寫道:“不知如何描述那位聖人(指曼佐尼)對我產生的無法解釋的靈魂震動。”此後威爾第一直尊敬地稱曼佐尼是“聖人”。曼佐尼的去世使威爾第重新燃起了創作一部足以名垂青史的偉大《安魂曲》的念頭,葬禮之後幾天,威爾第就寫信給自己的出版商裏科蒂表示要在曼佐尼逝世周年時寫出一部安魂曲。威爾第明白在意大利人們把他當成純粹的歌劇作曲家,而對他在其他方麵的創作能力存在置疑,因此威爾第決心:“我要到講壇前大聲疾呼:‘女士們、先生們,請起立。’然後他們就要受到我鼓聲的轟擊了。”當時威爾第正好60歲,而且自從1871年《阿依達》上演獲得巨大成功之後,威爾第一直感到創作力的減退,因此他更需要作曲來改變現狀,藝術家的偉大創造總是需要同樣偉大的契機,如前所述,曼佐尼的死令威爾第重新燃起強烈的創作欲望。裏科蒂是個在米蘭很有路子的人,他先找到了米蘭市長,由他出麵為《安魂曲》爭取了官方約稿,然後他又一手操辦了演出與出版的事宜。威爾第是個寫歌劇的快手,可是初次嚐試寫《安魂曲》著實令他頭痛不已,為了這部《安魂曲》威爾第足足忙了八個月,在聖阿加塔別墅與巴黎,他勤奮工作,終於完成了他晚年的名作《安魂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