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生活在2000年前的人來說,關於許多事物的看法要比我們今天的人極端得多,他們感知到的痛苦、歡樂、生存、死亡都要深刻得多,每一件事都會因為宿命的理由而變得莊重,從出生到每日的行止都伴隨著一整套完整的儀式。當時的一場感冒就能奪走半個城市居民的性命,因此人們更加追求極樂世界的地位與現世的榮華富貴,麵對命運的多舛,宗教成為眾人共同的寄托,那真正是一個宗教至上的時代。1412年,為了替國王祈求勝利,巴黎市民天天遊行,從5月一直持續到7月,每天的儀式都在變化,上至達官顯貴,下至平民百姓,一律冒雨赤足而行,人們湧向教堂,虔誠地向上帝祈禱。
伴隨著持久的宗教熱情,人們對教會儀式的要求越來越高,在那些重要的場合,莊嚴的音樂往往會起到特殊的教化作用,這種對宗教音樂的需求從公元第1個世紀開始,至今已逾2000年,生生不息。我們常常說基督教文化是歐洲近代文明的搖籃,而在培育歐洲近代文明的過程中,教會儀式音樂確實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然而令人稱奇的是,儀式性的宗教音樂,並不因為其嚴格的條規束縛而喪失生動性,事實上,那些旋律所表現出來的美,已經遠遠超越了其宗教內涵。
彌撒的緣起
一幅16世紀繪畫表現的最後晚餐場景
彌撒儀式是基督教最常見的崇拜儀式之一,其本意是以不流血方式重複進行耶穌在十字架上對聖父的祭獻,同時也在於紀念耶穌在最後晚餐中所奠定的聖餐儀式(Eucharist)。我們知道,羅馬天主教會最重要的崇拜儀式是日課和彌撒,前者是修道院中每天必須進行的禱告儀式。日課分別在不同時間進行,有黎明禱、清晨禱、早課、午前課、午課、午後課、晚禱、夜禱,從純粹音樂的角度看,黎明禱、清晨禱和晚禱是最重要的。彌撒產生的時間比日課晚,但日課卻逐漸衰落,原因恐怕與其過於儀式化,缺少音樂襯托有關。在修道院裏,彌撒原本是在午前課之後舉行,但在星期天,也可以在午課之後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