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聖樂欣賞十八講

第十六講 受難曲Ⅲ:19、20世紀

字體:16+-

19世紀中葉之後,歐洲創作受難曲的風氣漸漸衰弱,即便是新教國家的創作也在減少,原因恐怕在於受難曲說教的意義比較大,容易篇幅過大,造成演出困難,而且,巴赫等人的經典作品樹立的巔峰難以逾越。

進入20世紀,真正意義上的受難曲創作已經很少,許多作曲家隻是假托受難曲的標題來表達自己的音樂理念(真正意義上的講述受難故事的宗教清唱劇也已經很少)。在有限的幾部名作中,以瑞士作曲家馬丁的《各各它》比較為人所知。弗蘭克·馬丁,1890年9月15日生於瑞士西部名城日內瓦。他的遊學經曆很廣,先後在日內瓦、蘇黎世、羅馬、巴黎,此後他一度與雅克-達爾克羅茲合作,推廣後者發明的獨特的節奏教學法。在1946年退休之前,馬丁完成了相當數量的創作,他的一些管弦樂作品使他躋身於20世紀最重要的作曲家行列。馬丁的作品自然、純樸,沒有人工矯飾的痕跡,他崇尚一種接近大自然的浪漫主義,在生活中尋求真諦,他的音樂風格細膩、優美,有人比喻他的管弦樂織體如同水晶般剔透。

《懺悔錄》的作者奧古斯都

1945年與1949年馬丁先後完成了兩部非常重要的合唱作品,《和平時世》(In Terra Pax)與《各各它》(Golgotha)。就在完成《和平時世》後不久,馬丁便開始著手創作下一部作品,這件工作大約花去了作曲家三年的時間,他1945年在日內瓦動手作曲,直到1948年6月才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定稿,1949年4月29日《各各它》在日內瓦首演,仍然由瑞士法語區管弦樂團伴奏。

《各各它》全曲演出大約需要85分鍾,分為兩個部分,合唱團則被細分為八個聲部,獨唱角色包括女高音、女低音、男中音和男低音,這符合馬丁早期作品的一貫編製。《各各它》的腳本由作曲家親自從《聖經》相關章節以及聖奧古斯丁[1]的言論中選擇,中心命題就是Passion——受難,耶穌被釘十字架和基督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