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國研究生入學考試”報考人數約為176萬,是中國1978年恢複研究生考試時的167倍。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的目標,到2020年,“我國的研究生”在校生規模將達到200萬。如何提高研究生選拔的有效性,一方麵使真正有潛力的學生獲得進一步深造的機會,成長為國家建設的棟梁之材;另一方麵確保有限的教育資源應用於最適合的群體,提高教育資源的使用效率,成為當前我國高等教育改革麵臨的一個緊迫任務。
隨著中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複試在研究生選拔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但是,研究生複試,究竟應該考什麽?怎麽考?從教育政策製定者到忙碌在一線的各招生單位都處於思考和困惑之中。
本書嚐試從人力資源選拔的視角破解這個難題。研究生選拔和人力資源選拔,從本質上來講,都是對優秀人才的選拔,不同之處在於“優秀”的標準不同。因此,我們完全可以從已經發展得非常成熟的人力資源選拔領域,挑選適合的理論和方法,用於研究生選拔實踐。評價中心的技術和方法就是當前人力資源選拔領域的“利器”,以其過硬的預測效度被人力資源選拔實踐者所青睞。
我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評價中心技術在研究生複試中的應用研究”因為成果豐碩而免予鑒定,順利結題了。手裏拿著紅色的結題證書,麵對著手頭大量的理論和實證研究成果,一種責任感讓我欲罷不能,因此萌發了付梓成書的想法,希望將這些成果與更多的對研究生選拔仍處於困惑之中的研究者和實踐者分享。
本書嚐試回答兩個問題,即研究生複試考什麽和怎麽考。我們以一些典型專業為例,展示了評價中心構建專業勝任特征的思路和方法。為了便於感興趣的研究者和實踐者構建其他專業的勝任特征,或者對我們已經研究的專業的勝任特征進行檢驗,我們將最原始的研究過程、分析方法和測評工具都呈現在這裏。我們的研究發現並不是結論性的,而是展示性的,是一個靶子。如果能有更多的研究者和實踐者從人力資源選拔,更確切地說,從評價中心的思路和方法來麵對和解決研究生選拔的問題,那麽,我們就走上了一條更為科學的選拔人才的道路,這也才是本書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