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本身不會創造複雜的認知技能——認知簡單的社會性昆蟲有很複雜的合作,新大陸猴、狨猴、絹毛猴合作養育嬰兒、分享食物,但是它們的認知並不太複雜。從認知的角度說,人類的情況很獨特,人類和其他類人猿的共同祖先因為要競爭,已經演化出高度複雜的社會認知和社會操縱技能(以及在工具使用的情境中,因為需要操縱因果性而產生的高度複雜的物理認知技能)——就像第二章所論述的。
那麽,利用個體意圖性,為了競爭而產生的這些複雜加工的元素——能夠理解他人的特定目標和感知覺會導致特定的行動,在這個過程中人類進化了,甚至產生了更加複雜的聯合意圖性,它涉及聯合目標以及聯合注意,有助於社會性協調。而且社會協調對認知和思維提出了獨特的挑戰。盡管博弈理論(如囚徒困境)中,參與者的目標和偏好多數時候有衝突,因而產生了社會困境,然而即便是在人們的目標和偏好基本一致的時候,協作依然困難不小。這些情況下的挑戰不是解決衝突,而是或許要通過思維來找到一個方法,以協調社會夥伴達成共同的目標。
合作性輪替
黑猩猩和其他類人猿生活在高度競爭性的社會中,個體要整日與他者競爭有價值的資源,而且就像前文講過的,這會深刻塑造他們的認知。然而黑猩猩和其他類人猿也會經常投入一些重要的需要合作的活動中。比如,黑猩猩會以小群體為單位一起遷徙並覓食,群體內發生衝突時會互相支援,雄性在與外來者發生衝突時也會群起防禦(Muller & Mitani,2005)。這種一起遷徙、戰鬥、保衛的群體行為在其他哺乳類中也十分常見。
為了闡明黑猩猩的合作與人類合作的差異,讓我們先看看覓食。顯然,這是所有類人猿的一種重要行為。黑猩猩群體中發生的典型場景是,一小群黑猩猩來到了一棵果樹前。每隻黑猩猩獨自爬上去,找好位置獨自摘得食物,自己抓取一個或幾個食物,然後與其他黑猩猩間隔幾米開始吃。在一個近期的研究中,當黑猩猩可以選擇合作或獨自獲取食物的時候,它們更願意獨自獲取食物(Bullinger et al.,2011a)。在另一個近期實驗中,當被試可以選擇和一個群體內成員一起進食或者獨自進食的時候,黑猩猩和倭黑猩猩都更願意獨自進食(Bullinger et al.,2013)。如果發生了任何與食物有關的衝突,支配性個體(最終取決於戰鬥能力)會獲得勝利。一般來說,通過個體爭奪和支配性競爭來獲取食物,實際上是所有四種類人猿的覓食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