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 企業動態能力的結構維度
Eisenhardt和Martin(2000)認為動態能力的主要特征宏觀上具有共有性,細節上存在異質性。他們認為,動態能力經常被認為是來自於企業的路徑依賴曆史的唯一的和異質性的流程。然而,雖然動態能力在細節上是異質性的,但是它們還是有很大共性的。這些共性出現是因為有或多或少的處理具體組織、人際的和技術挑戰所需要的技術。換句話說,例如在打高爾夫球或者滑冰的時候有好的或壞的方式一樣,或多或少的在一些技巧上有一些有效的方式來實施特殊的動態能力。
例如,以產品研發為例,它是研究的很廣泛的動態能力。有效的產品研發慣例典型的需要來自不同方麵專家的支持和協作。這些專長是尤為重要的,因為每個人都提出了他們對於產品的獨特看法。例如,調查研究5個日本企業裏的7個產品研發的過程,這些產品包括富士通的複印機、本田的汽車和佳能的照相機,通過測量研發的速率和靈便性來衡量績效。研究發現,跨職能的團隊對於超級績效是有實質性作用的。跨職能團隊的應用提升了可獲得信息的範圍,同時實現了整個流程中製造、營銷和設計任務的無縫銜接。
有效的產品研發過程也嵌套著能使團隊成員知識共享的流程,如頭腦風暴的方式。這些經曆通過打破原有的思維局限提升了創新。和他人共有的知識也提升了不同背景知識下人們的溝通可能性。Dougherty(1992)研究了美國5個確定行業的18個產品研發過程,她發現顧客的反饋是尤其重要的,並且也發現在群體之間的簡單溝通也是不夠的。
動態能力的共性也存在於其他一些有效的慣例裏。例如,成功的並購流程是以並購前的對文化相似性和雙方遠景協同度的評估已經事後整合的速率、兩家企業戰略性資產的重新配置為顯著特征的。相似的,在共同的演化慣例中為了獲得組織不同職能部門的協同性也是有共同特征的。這包括商業領袖發展社會關係的慣例,但是令人驚奇的是,成功之後獎勵是以個人為單位的,而不是以集體為單位的。這些都說明了動態能力具備著一般性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