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品樂之樂:關於作曲家和演繹者的筆記

我們的盼望是從他而來——貝多芬的《莊嚴彌撒》體驗之旅(前篇)

字體:16+-

我若不信在活人之地得見耶和華的恩惠,就早已喪膽了。

——詩篇27篇13節

上帝在萬物之上,上帝從來沒有拋棄我。

——貝多芬寫於《莊嚴彌撒》的總譜,《信經》部分的開頭

這篇文章有關貝多芬晚年重要的宗教音樂作品,《D大調莊嚴彌撒曲》Op.123。我原想不妨先談創作背景,再介紹作品的各個部分,總之是依照“常規順序”進行。可是,越多地了解這部作品,就越發現在這一獨特的巨著麵前,自己實在無法完成“賞析”的文字。最後還是決定寫成體驗之旅式文章,讓我們先思考一下創作《莊嚴彌撒》時,貝多芬“其樂其人”,然後十分簡單地欣賞這部作品。

對我而言,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槌子鍵琴”奏鳴曲》、《降B大調弦樂四重奏》Op.130與《大賦格》都是能夠震暈聽者的音樂,但《莊嚴彌撒》帶來的震撼仍有所不同。我認為從“關係”的角度著眼,這樣的不同就會一目了然:室內樂作品的重心是作曲家與自己的關係;《第九交響曲》的重心是作曲家與他人(或者說“世人”)的關係;《莊嚴彌撒》的重心則是作曲家與上帝的關係。

為了幫助我們明白這樣的關係,我在文章起首引了兩段文字。第一段文字是《詩篇》中的名句,大衛的詩。大衛雖然是曆史上著名的君王,卻在一生中曆盡坎坷,詩篇27篇13節是他著名的信仰表白:希望不在於自身的能力、勢力,而在於堅信上帝的幫助必然來臨。後一段文字則清楚地表明,就像《聖經》中的大衛、約伯和保羅那樣,經曆極大艱難的作曲家也知道自己的盼望在哪裏。

《莊嚴彌撒》與《合唱交響曲》

貝多芬的晚期創作已經成為音樂之“深刻性”的象征,幾乎所有人都認同它們是非常深刻的音樂,同時這些作品也存在不那麽容易被接受的特點。對於還未接受貝多芬晚期創作的人,它們是奇特而深刻的;對已經接受這些作品的人來說,它們是親切而深刻的。總之談論它們確實很難,聽者能夠毫不費力地明白,自己涉入了一片抽象的、純精神性的領域,其中包含了音樂史上空前絕後的意境與表現手段;這些作品的形式、內在的法則,以及統一性的安排都在挑戰後世音樂學者們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