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到有人說,馬勒已成為後浪漫主義時代的貝多芬,細想想似乎真是這麽回事。觀後浪漫主義作品,從瓦格納到理查·施特勞斯,目前已被人們普遍接受,且多為受歡迎之曲目。可其中最受歡迎的作曲家,大概非馬勒莫屬。以至於構成一種怪現狀,如海廷克所說,現在馬勒是否被指揮得太多了?
布魯克納的交響曲靜穆宏闊,施特勞斯的交響詩色彩輝煌;而跳出後浪漫主義風格的範圍,觀看同一時代的交響曲,以勃拉姆斯之意韻深遠、德沃夏克之自然親切、柴科夫斯基之優美灼熱、西貝柳斯之自成一格,固然都能吸引眾多欣賞者,然而使聽者如醉如癡、指揮家一錄再錄的竟是馬勒的交響曲。這些規模巨大、演奏也頗困難的交響曲一度被認為是難以接受的,現在卻繼貝多芬的作品而成為“第二受歡迎的交響曲”。原本我以為這樣的位置不是會歸於莫紮特、海頓,就是歸於勃拉姆斯、德沃夏克或老柴,不想馬勒竟後來居上,交響曲的錄音層層疊疊地推出,甚至“悲愴”與“新世界”都為它們所壓倒,算來也僅有貝多芬諸作可在勢頭上與之匹敵了。
我也喜歡馬勒的交響曲,可意識到他的作品到達如此地位,仍不免一驚。長久以來,被公認為屹立於西方古典音樂巔峰的不朽巨匠是巴赫、莫紮特、貝多芬這三位。沒有第四位作曲家被承認能夠同這三人並齊的。在19世紀後期,歐洲社會的文化曾試圖分別將瓦格納與勃拉姆斯推向“第四人”的地位。但曆史證明,無人可以同前三位巨匠並列。
今天,指揮與公眾的愛好將馬勒交響曲推到如此高位,盡管沒有文化口號的催促,我還是忍不住將這位作曲家與那三大賢比較一下。馬勒不是單有一、二首交響曲被追捧,而是至少有六部作品(還不算《大地之歌》)獲得貝多芬交響曲那樣的熱衷度。然而,當我回望巴赫、莫紮特與貝多芬的時候,發現他們明顯都給人一種集大成的印象。三人在不同體裁中平行發展,成就是有目共睹的,故能集某一時代之大成。與之相比,馬勒就完全沒有這種集大成的傾向,交響曲是他創作的核心,唯一能夠與之平衡的是歌曲的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