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品樂之樂:關於作曲家和演繹者的筆記

追憶那逝去的日子?——進入勃拉姆斯的室內樂

字體:16+-

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既是一部名著,也是著名的“難讀之書”。無論你是否喜歡,書中繁繁複複的細節描寫,以及對於往日沒有節製的追憶都會給你留下很深的印象。與之相比,勃拉姆斯的室內樂作品就太容易接受了,但起初,它們給人的感受也往往是晦澀的。

或多或少,勃拉姆斯的音樂不是“那麽”容易愛上的,可一旦有了感情,又很容易對它們一往情深。這一特點在他的室內樂中體現得特別明顯,當初即便我已深愛他的諸交響曲與協奏曲,仍對一些室內樂感到陌生,比較熟悉的也隻有三首小提琴奏鳴曲。隨著時間的推移,終於還是愛上了它們,結果交響樂和協奏曲又聽得比較少了。

這些室內樂為何不易接受,卻又有這麽大的魅力?究其原因——當然隻是我個人的意見,音樂創作本身是特別直接地表露作曲家內心世界的過程,有人理性一些,如巴赫、貝多芬;也有人感性一點兒,像舒曼,或柴科夫斯基,那種表述的真實性卻是基本相同。無論巴赫筆下寧靜的音樂形象,還是老柴在《第四交響曲》末樂章幾近歇斯底裏的手筆,都坦然表現出自己的內在世界。“寫情如此,方為不隔”,這個“不隔”之境是許多藝術傑作的共性。在演奏形式本身就特別要求親密的室內樂中,這樣的特點被進一步放大。

可是,勃拉姆斯的音樂正是在這方麵表現得比較古怪:有時,作曲家似乎不想坦露自己的想法,於是他以一種嚴峻、黯淡的語調開始,讓你感到這樣的音樂難以接近,你和它是不會有共同語言的;然而當我們願意去接近它,“忍受”其不易接近的特點後,又每每發現音樂所抒發的情感,所坦露的自我可以誠實到讓人不知所措。勃拉姆斯的很多作品都有這樣的特點,但在其室內樂中的表現還是特別鮮明。當一個人真正願意將自己托付給他的作品時,聽者就很容易對他的音樂產生興趣,而隻有當我們認可音樂中的藝術生命以後,我們才會對作品產生真實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