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理解西方的浪漫主義是否有一定的隔膜呢?浪漫主義時代是個文學、音樂都很發達的年代,就文學部分來說,國人可能比較熟悉法國作品。雨果和巴爾紮克都有不少人在讀,而德國的浪漫派作家,讓·保爾、E.T.A.霍夫曼及其他對於浪漫主義產生影響的人物也許就沒有如此廣泛的受眾了。
雨果和巴爾紮克生在浪漫主義時代,他們的文字卻是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的交匯,舒曼所熱愛的富於幻想的詩人則屬國人不那麽熟悉的範圍。我們認識的浪漫主義文學是否狹窄?有意思的是,浪漫派音樂家的作品始終擁護者眾,包括晚期浪漫主義,大家之作少有不被重視的。浪漫派音樂被認為是“古典音樂入門”的捷徑。那麽當我們從肖邦聽到瓦格納,從舒曼聽到馬勒的時候,音樂中的浪漫主義給我們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每一個人都在表達強烈的、截然不同的自我。
浪漫主義時代是一個音樂家們關注自己內心世界,而且坦坦****加以表現的年代。我讀蘇軾的《赤壁懷古》時,看到“多情應笑我”之句每每感覺有點兒好笑,這樣的文學家竟然在感懷之後還不忘自嘲一句,好像自己不應該抒情似的。相對而言,西方人就沒有那麽多顧忌,海頓與莫紮特的社會地位不及士大夫,表露真心卻總直截了當,僅是後人加上一些限製性的理解。到了浪漫主義時代,我們看到更多“自我”,作曲家的性格、氣質、情緒變化,等等,甚至於具體事件、愛情、音樂中的故事,等等。也許正像雨果所說,“藝術的自由”成為時代的第一追求。
音樂中的浪漫主義不僅覆蓋19世紀的大部分時光,還延伸到20世紀前期,不同階段的作品有巨大的差異。瓦格納的浪漫與肖邦的浪漫是一脈相承,還是另起爐灶?當我們麵對肖邦這位浪漫派音樂的巨匠時,我們是否明白他音樂的寶貴之處?它們對於浪漫主義時代又有著怎樣的意義和價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