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品樂之樂:關於作曲家和演繹者的筆記

出而變之,氣韻流芳,切利比達克的後半生——寫在切利比達克百年(後篇)

字體:16+-

對於切利比達克早期與中期的指揮生涯,我們需要細心觀察方可,否則就很容易因為他後來的風格影響太深而忽略其重要性。那麽麵對指揮家的晚期演繹,情況又是怎樣?不用特別說明這些演出提醒人們“有一個人被忽視了”,也無法(至少我是無法)一一細數它們各自不同的特征。所以說要怎麽辦呀?看來也唯有再次想到哪裏,寫到哪裏了。

一種瘋狂的學習

前一篇文章提到,切利雖身處逆境,卻矢誌追求更為崇高的藝術目標,在師法舍短中探索學習的最高境界。然而高度究竟到哪裏?從漂泊時期的錄音來判斷還是很朦朧,直到切利比達克重返德國,執掌斯圖加特廣播交響樂團之後,答案才漸漸顯明出來。

隨著我對昆曲藝術越來越感興趣,就發現觀察藝術家的傳承實在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我一度認為西方音樂演繹者不重口傳心授,而能夠通過一種係統化的方法學習作品、建立自己的演繹是“先進”的體現,因為這樣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防備文化斷代所造成的威脅。西方的“演繹者的黃金年代”界定並不明確,可能是19世紀中期至20世紀50年代,也可能是20世紀初至20世紀80年代左右(後一種劃分遷就錄音史)。但無論如何,哪怕黃金時代過去了,當代的演出同樣大有可觀。我認為這有兩個原因,首先是西方的那個係統本身足夠“科學”,以致曆代才子都能在其上建立自己的一片天地;其次,當然也是因為他們那裏的文化斷代雖造成某些影響(譬如演繹者們表達個人理解的尺度),卻還不足以使文脈斷絕——某種藝術的內部發展規律的徹底破壞。

可是當我在昆曲中看傳承的時候,縱然看到很大的危機、很重的破壞,但某些成功的範例,真的讓我想到富特文格勒注目於尼基什、切利比達克注目於富特文格勒的那種學習。這是個什麽樣的情況呢?就是一位青年藝術家明白自己要從老藝術家身上學到某樣東西,而這樣東西又是超乎任何理論體係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