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前一篇文章的時候,我深感為切利比達克作“紀念文”之不易,這樣一位大師真不知該如何紀念為好。故我不能寫“切利比達克百年紀念”,僅能注“寫在切利比達克百年”。中篇與後篇是通過部分唱片回溯時間之流,以求管窺大師指揮藝術形成與發展的軌跡。考慮到切利否定唱片價值的時候,並沒有將自己的唱片當作例外,後兩篇文章果然也不適合作為紀念文了。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指揮家灌唱片雖不同於自作文章,但考慮到自己的演繹即便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麵對許多人的觀察,真是馬虎不得。而大音樂家們往往是自律性過重,無須外界的壓力自己就會追求達到最高水平。隻是切利比達克一方麵在排練中將樂隊逼向絕路,另一方麵又將辛苦所得的效果“都付與斷井頹垣”——毫不猶豫地將其掩埋在曆史陳跡中。若不是樂隊財政發生了困難,我們是否還能聽到這些錄音?我想也沒多大問題,現在唱片公司想盡辦法掘寶,隻要錄下了,哪怕切利生前沒有授權,這些記錄還是有可能重見天日。問題在於,我們通過音樂家所不認可的唱片來認識他的演奏,是否為演繹者本人所願?
當初戈多夫斯基在錄音室中大受折磨,告訴人們不要用他的唱片來認識他。哈羅德·勳伯格應該是知道此事的,但他依然在那本《不朽的鋼琴家》中將戈多夫斯基的唱片評價為:展現出“那個時代(而且很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完美的鋼琴技巧”。戈多夫斯基寫下不少鋼琴音樂,大大顯示了他的超絕技巧,但聽別人演奏這些作品,我們不能了解作者本人的觸鍵,感受他的音樂修養。結果戈多夫斯基的唱片還是成為人們認識他的一手資料。與戈多夫斯基不同,切利比達克是從根本上否定了“通過唱片欣賞音樂”的價值,結果卻殊途同歸,唱片終究成為人們認識他的主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