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類似大師課的場景中,切利比達克坐在一旁,身後有一些觀眾;另一邊是四位提琴手,演奏勃拉姆斯《A小調弦樂四重奏》的片段。指揮家打斷了年輕的第一小提琴,提出意見,然後演奏繼續,片刻之後又打斷了。如此重複許多、許多次,他有時說哪裏不好,有時指出這是目前為止最好的;其間又順口說了一句:克裏斯蒂安(那位第一小提琴手),我總有一天要殺了你(引發觀眾的一片笑聲)。
——以上這個場景是有關指揮家的紀錄片,《隨性自然——切利比達克的音樂哲學》的開頭。
十分湊巧,切利比達克與索爾蒂生於同一年,今年是他們二位的百年誕辰。那麽,寫完了“索爾蒂百年紀念”接著寫“切利比達克百年紀念”嗎?雖然我感到應當為自己景仰的兩位大師寫一點紀念文字,但說起來,我還真不知該如何動筆寫切利比達克的紀念文比較好。與索爾蒂不同,切利比達克是我最熱愛的那麽二到三位指揮大師中的一位,然而,談論他總讓我感到非常困難。無論是關乎整體風格,還是單張唱片的演繹都很困難。為此人貼上一兩個標簽是很方便的,但我越接觸他的指揮藝術就越感到,那種演繹之奇妙境界在於兩個方麵:首先,不同的作品、不同的演出都有各自的妙想,以標簽式的“切利風格”去套其實是不可能的;其次,我認為更加重要的,就是“奇正相生”。
個人風格極為特別的指揮家不多,真正做到“奇正相生”之人又僅是其中的極少數。實在很難形容這種妙境,隻能說許多時候,“個人特色”鮮明的演出讓我領略到其動人之處,卻未必能令我沉浸其中,跟著它的路子重新認識一部作品。因為“重新認識”關係到全局,而細節中的奇思妙想僅是局部,哪怕是一些閃光點。與之相對的,切利比達克的演出每每將我完全拖進它的世界,也就是說,無論外部的細節多麽精美、多麽古怪、多麽駭人、多麽顛覆傳統,更為重要的始終是整體上“新的認識”從細節中升起,高居細節之上,它折服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