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注意“物性相克”,在日常人與其他動物的飲食中,也免不了要出現嚴重的問題:“猿食豬肉,疾患風癱。烏鎮王雨舟官廣西時,得一猿歸,後食肉得此疾死,為文葬之。初取時亦甚難,四山樹木皆伐去方獲。”[1]特定的生態主體,往往有自身的難於避免的弱點。
物有相克,在神魔小說中的“鬥法”敘事中,經常出現。一部《西遊記》的續書頗與原書的孫悟空二郎神等鬥法相媲美:
行者周圍一看,又不知打從那一麵鏡中跳出,恐怕延擱工夫,誤了師父,轉身便要下樓。尋了半日,再不見個樓梯,心中焦躁,推開兩扇玻璃窗。玻璃窗外都是絕妙朱紅冰紋闌幹,幸得紋兒做得闊大,行者把頭一縮,趲將出去。誰知命蹇時乖,闌幹也會縛人,明明是個冰紋闌幹,忽然變作幾百條紅線,把行者團團繞住,半些兒也動不得。行者慌了,變作一顆蛛子,紅線便是蛛網;行者滾不出時,又登時變作一把青鋒劍,紅線便是劍匣。行者無奈,隻得叫聲:“師父,你在哪裏?怎知你徒弟遭這等苦楚?”說罷,淚如泉湧。[2]
甚至,就連獅子這樣的猛獸,也被一再強調有其天敵,這就是著名的“犼”這樣的小獸。趙吉士《寄園寄所寄》卷七《獺祭寄》引《竹窗小品》稱:“畜二小獸,名曰犼,形類兔,兩耳尖長。獅作威時,即牽犼視之,獅畏服不敢動。蓋犼作溺著其體,肉即腐爛。犼又畏雄鴻,鴻引吭高鳴,犼即畏服。又如象見獅子,則奔,見鼠畏。飛蟲之畏蜘蛛,蜘蛛之畏蜂,物各有所製,有所畏。”一連串各有所畏的例證,在於說明,“物有所製”乃是一個具有普適性的規則。
對此,清初長篇小說中罕有人注意到的一番議論,體現出了一種“生態總體觀”。似乎在這一林林總總各種生態主體並存共生的世界裏,就需要一種“相生相克”的規則,以“物有所製”來維係生態平衡,達到一種正常的又極其必要的生態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