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歐美生態倫理思想與中國傳統生態敘事

二、本土柳文化的累積和擴散過程

字體:16+-

降至漢代,宮廷民間,植柳已蔚為風氣,較多用於固堤、納涼和築路,改善生存環境。而《史記》稱“封呂平為扶柳侯”,“周亞夫軍細柳”,皆以柳命之地名。戰國後期至漢武帝時水利事業的發展,使傍河固堤的柳愈益廣布神州大地。《後漢書》卷六十上《馬融傳》載其所作《廣成頌》有所謂:“純以金堤,樹以蒲柳,被以綠莎。……”既是生活事實也是一大美景,經濟利益與審美享受融為一體。此後曹丕曾深情地觀親手植下的柳而作賦,引得多人也作同名賦踵隨。如應暘曰:“植纖柳以承涼”;王粲曰:“植佳木於落庭”,等等。《晉中興書》載陶侃於“武昌道上通種楊柳”;晉代成公綏《柳賦》也講:“樹雙柳於道隅,彌年載而成陰。”房玄齡等《晉書·苻堅紀》也載其政績卓著:“自長安至於諸州,皆夾路樹槐柳”,百姓歌之曰:“長安大街,夾樹楊槐。下走朱輪,上有鸞棲。英彥雲集,誨我萌黎。”柳樹物態文化廣泛地進入人們現實生活中。

隨著經濟發展與南北交流增多,特別是長江中下遊商業城市的繁榮,柳愈益與人的生活休戚相關。盛弘之《荊州記》言:“緣城堤邊,悉植細柳,綠條散風,清陰交陌。”徐珂《清稗類鈔·植物類》指出:“楊為落葉喬木,與柳相類。惟柳枝下垂,楊枝上挺,以此相別。葉狹長……但古人二字多通用,如‘垂柳’亦曰‘垂楊’。凡詩詞中所雲‘楊柳’,多包括各種言之,故通俗皆訛稱為一物也。”

植柳,不隻是為美化環境,亦有經濟效用。舊題晚唐韓偓所作的小說《開河記》記載隋煬帝開鑿大運河時,“時恐盛暑,翰林學士虞世基獻計,請用垂柳栽於汴渠兩堤上。一則樹根四散,鞠護河堤;二乃牽船之人,護其陰涼;三則牽舟之羊食其葉。上大喜,詔民間有柳一株,賞一株,百姓競獻之。又令親種,帝自種一株,群臣次第種,方及百姓。……帝禦筆寫賜垂楊柳姓楊,曰楊柳也。”開鑿大運河溝通南北交通,方便經濟貿易。但同時又破壞了原有的自然生態係統,導致環境惡化。在運河沿岸栽種柳樹能夠在短時間內,彌補生態人為失衡狀態。這也是隋煬帝君臣趨善避惡、協調自然與人關係的聰明之處,對後世影響很大。如白居易《隋堤柳》詩雲:“西自黃河東至淮,綠影一千三百裏。”可見那些小說中語非無根之談。韋莊《秦婦吟》有“修寨築盡禦溝柳”。而直至宋元人還講這樣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