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社會倫理精神,包括諸如政治倫理、經濟倫理、道德倫理等等,往往同一些被賦予生態倫理情懷的動植物意象,產生富有意味的糾葛。而大雁這種南北奔波跨地域生活繁衍的“賓鴻”,還以其具有體現“族群倫理”的條件,得到北方遊牧民族的青睞。鴻雁傳書,即承載了胡漢、北方遊牧民族與中原漢族交往過程的佳話,人們多理解為東漢班固《漢書·蘇武傳》肇始,這實屬一個“偽典”:
昭帝即位,數年,匈奴與漢和親。漢求武等,匈奴詭言武死。後漢使複至匈奴,常惠請其守者與俱,得夜見漢使。具自陳過。教使者謂單於,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係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使者大喜,如惠語以讓單於。單於視左右而驚,謝漢使曰:“武等實在。”
有人教漢朝使者詐說漢天子在上林苑射雁得到書信,說蘇武在某澤(北海,今貝加爾湖)中,大雁傳書在蘇武回歸中原事件中隻是一個借口,並非事實,可見出雁傳書的普遍信奉與頑強民俗記憶。匈奴對野生動物如大雁更具親和感,在此胡漢民族雙方共同認可雁的生物屬性(候鳥、南雁北飛)的前提下,真實的大前提,使小前提的真實與否受到忽略,從而推導出了不被認為虛假的結論。班固同時又作《白虎通義》,該書盛讚了婚姻儀式中大雁的民俗功能,所以雁傳書之事的文學敘述也顯示了他對大雁的偏愛,大雁跨越時空信使的角色,實為“他者”(匈奴)確認的。
中古漢譯佛經故事,則傳達出印度民俗之中對於雁這種野生飛禽的深厚感情,給予古代中原人文中的大雁形象意蘊,帶來了外來印度與西域文化的影響因子。早在印度古代史詩《羅摩衍那》開篇,蟻垤仙人就曾借助麻鷸被無端傷害,唱出了自然美被橫遭破壞的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