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認為:“蚌為軟體動物,殼兩片,為長橢圓形,色紫黑,大者長八九寸,肉體扁厚,以鰓呼吸。運動時,有舌形之足出於殼外。質硬,能掘土。產於淡水。內麵平滑,有真珠層,能產真珠。又可用人工作球形、卵形及人形之鉛模,納入其外套膜與介殼間,使曆久裝成珠質,而得異形之珠。殼之佳者,可碾薄,嵌於窗欞,俗稱為明瓦。又研之為粉,曰蚌粉,可入藥。”[1]而在當代綠色誌願者的筆下,也有這樣活靈活現的敘述:
海蚌是長在礁盤裏的生物,正常退潮時,它都泡在10厘米左右的海水裏,隻要不動它,它都裂開一條縫,兩片鮮藍色帶著細紅(或細黃)條紋的肉包裹著邊沿,在水裏一飄一飄的活動,非常好看,最大的海蚌竟有一米多長。如果有人輕輕地動它一下,它的肉就會縮入厚厚硬硬的石殼裏,根本沒有辦法打開,否則就隻會用鋼釺把石殼搞壞。[2]
盡管,早自漢代《淮南子·氾論訓》就有:“水生蠬蜄,山生金玉,人弗怪也。”劉台拱認為:“蠬,當作蛖,同蚌,音棒。”《淮南子·說山訓》稱夜光珠由來:“明月之珠,出於蠬蜄。”[3]然而,從精神層麵上來看,蚌文化叢的生態美學意蘊,當定型於宋代。
首先,是蚌珠神異功能崇拜。北宋釋文瑩《湘山野錄》卷下引《張騫海外異記》:“江南徐知諤,為潤州節度使溫之少子也。美姿度,喜蓄奇玩。蠻商得一鳳頭,乃飛禽之枯骨也。彩翠奪目,朱冠紺毛,金嘴如生,正類大雄雞。廣五寸,其腦平正,可為枕,諤償錢五十萬。又德畫牛一軸,晝則齧草欄外,夜則歸臥欄中。諤獻後主煜,煜持貢闕下。太宗張後院以示群臣,俱無知者。惟僧錄讚寧曰:‘南倭海水或減,則灘磧微露,倭人拾方諸蚌,胎中有餘淚數滴者,得之和色著物,則晝隱而夜顯。沃焦山時或風撓飄擊,忽有石落海岸,得之滴水磨色染物,則晝顯而夜晦。’諸學士皆以為無稽,寧曰:“見《張騫海外異記》。”後杜鎬檢三館書目,果見於六朝舊本書中載之。李劍國先生認為,此書乃是六朝書屬地理博物體誌怪小說[4]。江少虞《宋朝事實類苑》卷第六十八《神異幽怪》“神珠”條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