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為龍族之一種,常常被認為是水患的直接禍首。如果說龍奪珠行為尚可勉強為世人接受的話,那麽蛟奪珠則是除了恃強淩弱外還兼有了僭越之嫌,這是傳統社會民俗心理與政治倫理所不能容忍的,於是民俗故事中也出現了這種“零容忍”複雜心理帶來的故事。明代筆記有這樣的含有政治學意味的生態敘事:
我湖慈感寺前橋曰潮音,水清澈。有蚌浮水麵,吐珠,人皆見之。每風雨,即有蛟龍來攫。永樂中,夏忠靖治水至湖,宿寺中。夜有神,黑衣白裏。率一美女來見,公不為動,徐訴曰:“久窟於此,歲被鄰豪欲奪吾女。若得大人一字為鎮,彼即懾伏,永不敢動。”公書一詩與之,中有“蚌傾心”之句,神拜領而去。未幾,公至吳淞江,有金甲神來訴曰:“聘一鄰女已久,無賴賺大人手筆,抵塞不肯嫁。請改判。”公張目視之,金甲神甚怖,冉冉而退。公因悟曰:“是矣,慈感蚌珠之仇也。”牒於海神。次日,大風雨震電,有一蛟死於錢溪之北,文皇方有偵卒報知。及還朝,問狀。對曰:“此皆陛下威德,百神効靈聽命。臣何敢與焉!”上甚悅。[1]
在官本位社會形態的思維定勢中,治水清官夏忠靖為正統、“貴人”,本身就有著辟邪威勢,何況又牽動到了“文字崇拜”(字紙崇拜),震懾的恰恰是惡蛟這一蚌精的夙敵舊怨,而蛟往往就是民間興風作浪、製造水災的禍凶。情節延展與敘事話語中處處都透露著善惡正邪的政治倫理寓意。在此清官參與到蛟奪蚌珠的自然爭霸中,使自然平衡過程滲入人類的正邪價值判斷和好惡情感,更令人震驚的是,似乎上天也與清官的理念不謀而合,“大風雨震電”,“蛟死於錢溪之北”,對強大的邪惡勢力做出了終極的正義裁決。
對此晚清俞樾還在念念不忘,他續寫了上麵的故事傳聞,對含珠巨蚌的綿綿長壽深為感慨,大概能夠“光徹霄漢”的寶珠應該是人神萬物共愛之的吧。似乎,這一正直官員“多管閑事”的傳說,構成了忠臣良吏親民敘事的細節組成部分。蚌珠成為一種追憶賢官的物證。而生物主體之間的關係,往往就是“一損俱損,一榮俱榮”,沒有誰能夠輕易破壞自然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