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治水工程的需要,使得人們對水獸水怪關注起來。黿,竟然因其名稱與剛剛被推翻的朝代“元”諧音,而從一向的受害者形象,變為危害人類的水中惡獸形象。而巨黿的生存狀態,因蒙受了惡名而莫名其妙地變得糟糕。於是,民俗心理從較為同情大黿被捕殺,轉而變得複雜,大黿被認為主要犯有“兩宗罪”——壞堤與毀船,兩罪常被一起清算。明代《菽園雜記》記載:
國初,江岸善崩,土人謂有水獸曰“豬婆龍”者搜抉其下而然。適朝廷訪求其故,人以“豬”與國姓同音,諱之,乃嫁禍於黿。上以“黿”與“元”同音,益惡之,於是下令捕黿。大江中,黿無大小,索捕殆盡。老黿逃捕者,不上灘淺,則以炙豬為餌釣之。眾力掣不能起,有老漁雲:“此蓋四足爬土石為力耳。當以甕穿底,貫釣緡而下,甕罩其頭,必用前二足推拒,從而並力掣之,則足浮而起矣。”如其言,果然。豬婆龍,雲四足而長尾,有鱗甲,疑即鼉也,未知是否。聞黿之大者能食人,是亦可惡。然搜抉江岸,非其罪也。夫以高皇之聰明神智,人言一遷就,禍及無辜如此。則朋黨獄興之時,人之死於遷就者,可勝言哉![1]
盡管敘事者從政治倫理角度為大黿被“惡化”鳴不平,但主流文化之下的這一具有定性作用的“政治話語”,具有強大的輿論蠱惑、經濟權力支配作用,大黿的生存命運就由生態倫理問題變成政治倫理問題。在此權力話語作用下,關於大黿作惡遭致殺戮的民間傳說增多。“政治話語”的介入,甚至改變了大黿文化叢的內在民俗模式。
禱雨用蜥蜴,以其能致雨也。宋熙寧間旱,令捕蜥蜴,一時無獲,多以壁虎代送官府,民謠有“壁虎壁虎,你好吃苦”之說。國初,大江之岸常崩,人言下有豬婆龍也,一時恐犯國姓之音,對上隻言下有黿也。太祖惡與“元”同音,令捕殆盡,時亦有“癩黿癩黿,何不稱冤!”嗚呼!世受誣而被害者,不知其幾黿與壁虎哉!孰得與雷霆抗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