黿,這種怪模怪樣的淡水水域中生存的動物,很早就為中國古人所矚目。《呂氏春秋·諭大》也早就列舉:“山大則有虎、豹、熊、螇、蛆,水大則有蛟、龍、黿、鼉、鱣、鮪。”黿,赫然就列在其中。《後漢書·五行誌》載當時流行的一個老婦化黿的傳說:“靈帝時,江夏黃氏之母,浴而化為黿,入於深淵,其後時出見。初浴簪一銀釵,及見,猶在其首。”可以認為,在漢代普遍性的“物老成精”觀念中,老婦化為精怪有民俗想象基礎,何以敘事者認定老婦化為黿,而不是黿把老婦吃掉?黿長壽的民俗記憶和社會尊老政治倫理觀念使然。當然敘事中有可能蘊藏了“殺老弱殘疾者以整合有限資源”的遠古陋習[1]。
可以這樣認為,廣為流傳的“老母化黿”母題集體無意識地掩蓋著一個大家都不願承認的傳統,為了維持群體其他成員的生存,不能明目張膽地吃掉老母,而隻能暗中殺死老母(還要不為人知)。
抵禦巨型怪異水族的襲擊,是早期人類伴隨持久恐懼的普遍願望,唐代就有人談論一個古老的信奉。封演《封氏聞見記》卷八《魚龍畏鐵》稱:“海州南有溝水,上通淮楚。公私漕運之路也。寶應中,堰破水涸,魚商絕行。州差東海令李知遠主役修複,堰將成輒壞。如此者數四,用費頗多,知遠甚以為憂。或說梁代築浮山堰,頻有缺壞,乃以鐵數萬斤,墳積其下,堰乃成。知遠聞之,即依其言而塞穴。往堰之將壞也,輒聞其下殷如雷聲。至是,其聲移於上流 數裏。蓋金鐵味辛,辛能害目,蛟龍護其目,避之而去,故堰可成。大曆中,刑部郎中程皓家在相州,宅前有小池,有人造劍,於池內淬之,蛇魚皆死。餘家井中有魚數十頭,因有急,家人以藥杼投之於井,信宿,魚皆浮出,知魚亦畏鐵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