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元代,是作為生態金字塔頂端的人類,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其他優勢,故意教唆猴類成為自己犯罪行為的得力幫手。
元代陶宗儀《南村輟耕錄》轉述了一個猴為盜賊的傳聞,則是人類故意將猴教唆犯罪。說優人杜生在旅邸,見到一位穿刺繡衣服的客人,起初,並不知這人是盜,次日見其屋內鎖一小猴,這猴卻端的並不平凡:“形神精狡,既而縱使周旋席間,忽番語遣之,俄捧一碟至,複番語詈之,即易一碗至。”如此通人語,甚至通曉“番語”,不禁讓本身即演員的杜生驚問其故,客說有婢女生下的嬰兒夭折,趕上此猴幼小失母,就令此婢喂養小猴,長大之後不僅能隨人指使,還“兼解番語”,成為一個懂得“雙語”的猴。杜生與客分別後,在清州聽友人說出了這一人猴組合盜竊團夥的結局:
忽報客有攜一猴入城者,吳語生雲:“此人乃江湖巨盜,凡至人家,窺見房室路徑,並藏蓄所在,至夜,使猴入內偷竊,彼則在外應接。吾必奪此猴,為人除害也。”明日,客謁吳,吳款以飯,需其猴。初甚拒,吳曰:“否則就此斷其首。”客不得已,允許,吳酬白金十兩。臨去,番語囑猴,適譯史聞得,來告吳曰:“客教猴雲:‘汝若不飲不食,彼必解爾縛,可亟逃來,我隻在十裏外小寺中伺也。’”吳未之信。至晚,試與之果核水食之類,皆不食。急使人覘之,此客果未行。歸報,引猴撾殺之。[1]
而這裏的猴,不過是實在說來有些無辜而冤枉,因為猴本沒有善惡道德的判斷力,這裏的猴被壞人欺騙利用,被處極刑,很不公平。猴在這裏被訓練成作案幫凶和工具,然而懂番語的奇能,在此交代不明確,隻是理解成團夥內部通信的密語。顧公燮《丹午筆記》九十三條也寫的猴盜,則是單獨作案:“萊陽宋繼登備兵嘉湖,夜有白猿竊其衣冠服之,擂鼓升廳。時海寧秀才袁某留宋幕中。猿入臥室披其帷,秀才大懼。命吏卒環守,而猿之往來如故也。一日,精嚴寺街人爭聚觀,謂猿方坐鏡樓啖果。其後,侯公峒曾至,猿乃潛縱。”[2]民初李涵秋(1874—1923)《涵秋筆記》也有一篇長達二千餘字的《靈獼》,也寫一猿協助盜賊行劫,並能成功地搭救主人逃離險境,重在揭示猿與人的深厚情誼。小說倒敘手法令人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