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出色的表演技能,較早出現在鋪陳狀物的賦體文學中。在張衡《西京賦》“猨狖超而高援”、王延壽《王孫賦》“顏狀類乎老公,軀體似乎小兒”、阮籍《獼猴賦》“整衣冠而律服”,“舉頭吻而作態”描寫之後,最突出的就是西晉傅玄《猿猴賦》的多層麵描繪:
這說明晉以前猴戲即有或吟或舞的擬人表演,即要開始情節劇的表演了。隋代薛道衡《和許給事善心戲場轉韻》詠歎“麋鹿下騰依,猴猿或蹲跂”。這是當時猴戲的真實記錄。唐代作為猴戲的鼎盛時期,宮廷大戲中有百馬同起舞,犀牛、大象登堂跪拜,還有猴戲共同演出。
其中唐肅宗的百獸之舞是猴戲。許多猴子打扮各異,各顯技巧。每逢重大節慶活動必有猴戲出場,如當時每逢點翰林學士後,就演一場猴戲,以示祝賀。這時演猴戲就已經成了政府行為了。
唐昭宗時,有猴被馴服得像上朝那樣,行跪拜之禮和隨朝站班,竟被封“供奉”賜紅袍。詩人羅隱有詩雲:“二十三年就試期,五湖煙月奈相逢。何如學取猻供奉,一媚君王便著緋。”可見其這種經馴養成功後的猴在宮中地位之顯赫,猿猴這些條件反射式的行為被作為有行為意識的理解。
至於《野人閑話》則載錄了猴子表演技藝的高超及其引起的轟動,反映出馴猴技藝的成熟。這裏的猴,實質上達到了與人類生態條件上、表情行為上的某種接近之處,特別要注意到特定文化環境中的人,用人類自己的思路去理解、解釋猴的行為和心理:
蜀中有楊於度者,善弄胡猻,於闤闠中,乞丐於人,常飼養猢猻大小十餘頭,會人語。或令騎犬,作參軍行李,則嗬殿前後,其執鞭驅策,戴帽穿靴,亦可取笑一時。如弄醉人,則必倒之,臥於地上,扶之久而不起。於度唱曰:“街使來。”輒不起。“禦史中丞來。”亦不起。或微言:“侯侍中來。”胡猻即便起走,眼目張惶,佯作懼怕。人皆笑之(侯侍中弘實,巡檢內外,主嚴重,人皆懼之,故弄此戲。)一日,內廄胡猻維絕,走上殿閣,蜀主令人射之。以其蹻捷,皆不之中,竟不能捉獲者三日。內豎奏楊於度善弄胡猻,試令捉之,遂以十餘頭入,望殿上拜,拱手作一行立,內廄胡猻亦在舍上窺覷。於度高聲唱言:“奉敕捉舍上胡猻來。”手下胡猻一時上舍,齊手把捉內廄胡猻,立在殿上。蜀主大悅,因賜楊於度緋衫錢帛,收係教坊。有內臣因問楊於度:“胡猻何以教之而會人言語?”對曰:“胡猻乃獸,實不會人語。於度緣飼之靈砂,變其獸心,然後可教。”內臣深訝其說,則有好事者知之,多以靈砂飼胡猻、鸚鵡、犬鼠等以教之。故知禽獸食靈砂,尚變人心;人食靈砂,足變凡質。[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