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調查中的主體立場——以民間文學為例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口頭傳統以及作為文化表達手段的語言”,實際為民間口頭文學。非物質文化遺產並非原本就存在,它需要人們去發現、去發掘並且進行必要的闡釋,也就是說,非物質文化遺產不會自己“說話”,它是由調查者、研究者及相關機構認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產生的過程,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田野調查的過程。在調查中,如何把握調查者的主體意識,如何發揮調查者的主體意識,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下麵以民間文學為例予以論述。
一、主位和客位的立場
一個地區的民眾擁有當地文化知識的產權,這是毫無疑義的;他們對這些文化現象背後的意義有自己的理解,這也是毫無異議的。然而要把這些理解當成非物質文化遺產敘述出來,隻能是調查者和研究者們完成的事情。所有的民間文學工作者都是在麵對異地的民間文學,隻是“異”的程度不同而已。一個民間文學學者對某地的民間文學無論多麽熟悉,也隻是“熟悉”而已;他不可能是一個真正的當地民眾,他不可能完全和當地人一樣去生活、思想。
正因為如此,民間文學學者需要“田野作業”,同理,非物質文化遺產調查,首先要確立主位和客位的立場。就民間文學而言,就是把當地演唱者的觀點和研究者的觀點區分開來,或者說要區分文化主位(emic)即擁有民間文學的當地人的觀點與文化客位(etic)即民間文學的記錄者和研究者的看法。說得具體些,“主位研究強調在研究中,要求調查者去習得被調查者所具有的地方性知識和世界觀,即研究者不受自身文化的束縛,置於被研究者的立場上,去了解、理解和研究問題。否則,觀察者在一個陌生的文化模式中,隻能看到若幹不相關聯的因素,而看不到一個整體。它強調能用本地人的觀點來努力理解當地人的文化。而客位研究是以調查者本身的立場為出發點來理解文化,研究者所使用的觀念並不是以當地人的觀點。”[1]這是對認知人類學方法的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