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娜的專著《農耕技術民俗的傳承與變遷研究》是由她的博士學位論文《農耕技術民俗的傳承與變遷研究——以遼寧東部山區沙河溝村為個案》修改而成的。圈內人看到這個題目,便自覺很新穎。人們的關注多集中於廟會、宗族社會、民間禮儀和各種祭祀活動等事象,而以技術民俗作為博士學位論文選題的委實罕見。
“技術民俗”學術概念盡管不是詹娜率先提出的,但在國內,是她首次將其全麵訴諸學術實踐。盡管物質生活民俗早已進入民俗學視閾,但直到今天,民俗學界仍然偏重意識形態層麵的文化傳統,而很少顧及民間生活形態。即便是關注民間物質,也總是在其意蘊和內涵方麵下功夫。
技術民俗是民間最主要的生存方式,是人們賴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知識和手段,也是最重要的地方傳統。農耕技術民俗屬於“農業生產常識”,這是一個農業社區正常的人所具有的、可以用以維持社會地位和生存狀態的知識或信念,一般具有普遍性、直觀性、實踐性、實用性和易模仿等特點。這些特點可以歸結到一個平常的詞,就是“平常”。在現代社會學領域,由常識和日常生活構成的世界,被認為是最高的實在。在國內民俗學界,學者們熱衷於“非常”世界的經營,即愛好對“節日”時段的解釋,而麵對漫長的非節日時段卻熟視無睹,覺得無須解釋抑或無力解釋。長期以來,技術民俗作為人們習以為常也理所當然的“平常的事實”,自然就被學術實踐忽視掉了。
中國是一個農業國,農耕技術自然是最具普遍意義的民俗事象,也是生發其他民俗事象的背景性知識。這種背景性知識早已內化在我們的思維和行動中,成為我們麵對事物的參照係,還是民俗學現代性的重要維度。以農耕技術民俗為學術目標,觸及了我國民間最基本的文化體係,選題不僅呈現開拓性意義,而且為民俗學真正回歸生活世界進行了一次十分有效的嚐試——從超越物質的精神的學術訴求轉向了直接表征生產實踐的學術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