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儀禮變遷與社會網絡重建》是吉國秀在博士學位論文的基礎上修改而成的,很榮耀地進入到中國社會科學博士論文文庫,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於2005年出版。這部著作產生了良好的學術反響,2007年獲得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學術著作一等獎。
這本著作展現了民俗學研究的一種敘事方式,一種多學科交叉、多重聲音並置、宏觀曆史背景與地方性知識相結合的敘事方式。那麽,敘事又是如何展開的呢?我們將按照問題的順序來鋪陳。這本專著中主要回答了兩個問題:第一是地方性民眾如何看待婚姻儀禮變遷?第二是對前一個問題的理論追問,即地方性婚姻儀禮的變遷說明了什麽?接下來的後續性研究,則是針對該部專著進行的理論反思。
一、婚姻儀禮變遷有什麽意義
《婚姻儀禮變遷與社會網絡重建》一改傳統民俗學研究“隻見文化不見人”的路徑依賴,強調民眾在地方性知識變遷中的行動及其角色扮演,將處於集體失語狀態的民眾聲音拉到問題的中心,從而使民眾從問題背景中凸現出來,一躍成為地方性知識的主體和擁有者,成為民俗之“民”。[1]換言之,吉國秀在地方性和創造性的關聯中為民眾尋找到了話語空間——是民眾為婚姻儀禮的變遷賦予了意義,充分體現了民俗學對民眾及其日常生活的學科關懷,實踐了民俗學自下而上的學術理想。
作者首先對該問題的相關研究文獻作了詳盡的梳理,然後選取遼寧省東部山區清原鎮為個案,提出20世紀80年代以後當地婚禮參與人的增多以及介紹人角色的變化,是否說明婚姻儀禮功能的變遷?在當地婚姻儀禮變遷的過程中,是什麽發生了變遷,傳承的又是什麽?這些變遷和傳承對於民眾而言又意味著什麽?是否具有組建民間社會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