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民間文化的多維視域

民俗學理論

字體:16+-

民俗學的學術指向與前沿問題

在民族主義思潮影響下興起的民俗學,其發展一直偏離了民俗學學科應有的軌道。民俗成為與時髦理論對接的積木,可以隨意使用,民俗被泛化為沒有出處的可以反複剪裁的資料。很少有人潛心去熟悉和理解某一個地方的民俗,在民俗學的話語係統中,民俗似乎隻與所謂的學者有關,對民眾可以視而不見。

一、民俗學學科是什麽

民俗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有其研究範圍和學科界定。但這種界定似乎比較模糊,因為經常有一些考生提出民俗學學科的研究生畢業後能從事什麽職業的問題。還有,民俗學與相鄰的社會學、人類學的關係也似乎也不甚明晰。我們都知道,民俗學作為一門獨立的二級學科,它的一級學科是社會學。社會學下麵有4個二級學科,即人口學、人類學、社會學和民俗學。相對而言,人口學與民俗學相距甚遠,民俗學與人類學和社會學關係比較密切。認識民俗學的學科指向,首先應該明確相鄰學科之間不同的學術著重點和學術目標。我們可以以社會貧富差距現象來說明民俗學學科的獨特性。貧富差距是社會一種有效的激勵機製,是促進社會發展的動力源之一,但當一個社會的各階層貧富懸殊過大時,會帶來一些複雜的社會問題,嚴重時可能會威脅到社會結構的穩定。貧富懸殊到底會產生哪些社會問題,如何判斷貧富懸殊的尺度,並把貧富差距控製在一個安全和正動力的範圍呢?一個社會在現階段的貧富實際狀況如何?這些都是社會學所要麵對的問題。人類學所要針對的則是貧富差距在不同曆史時期的不同表現,尋求貧富差距演變的曆史規律和其產生、變化的各種原因;貧富差距對人們生活所產生的影響,貧富觀念是如何形成的等。民俗學則是考察一個地域貧富兩大群體在生活方式、習慣和觀念方麵的不同,以及兩個群體的內部知識,貧富差距在衣食住行和心理等方麵的不同表現,富人群體如何引導生活方式等。民俗學不能解決貧富差距的問題,民俗學所關心的是貧富群體所表現出的不同的生活習慣。譬如,在一個地區,同樣是婚禮,貧富人家的婚禮儀式可能存在一些細節方麵的差異。麵對同樣的婚禮傳統,貧富人家可能有不同的處理和應對方式。民俗學的目的在於理解民眾生活,說明民眾如何這樣生活。其學術指向是體驗、感悟、理解和認識。所以鍾敬文先生說:“民眾有自己的審美情懷,民俗學是一門有情感的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