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作為漢民族內部的一個族群,原本並不存在,經過一番學術敘述和處理以後,卻似乎變得實實在在起來。這在民族文化研究史上是值得玩味的事實和一個過程,這一過程堪稱族群建構的神話敘事。考察其展開的實際狀況和敘述過程,應該成為客家研究的熱點。
一、移民記憶的悖論
學術界認定,客家是漢民族的一個支係。既然是支係,謂之族群是可以成立的。本文將支係置換為族群,完全是為了討論的需要。因為族群可以衍生出更為豐富的學術話語。
關於族群的概念,以馬克思·韋伯所下的定義最為流行,他有一篇較短的文章,題目就是《族群》,該文說:“如果那些人類的群體對他們共同的世係抱有一種主觀的信念,或者是因為體質類型、文化的相似,或者是因為對殖民和移民的曆史有共同的記憶,而這種信念對於非親屬社區關係的延續是至關重要的,那麽,這種群體就被稱為族群。”[1]自從挪威著名人類學家弗雷德裏克·巴斯編撰《族群與邊界》(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之後,人類學家們認識到族群的意義不是關於社會生活或人類個性的某種基本事實,而是一種社會建構物(social construction),是社會構擬於某一人群的邊界製度。族群是一個共同體,內部成員堅信他們共享的曆史、文化或族源,而這種共享的載體並非曆史本身,則是他們擁有的共同的記憶。就客家而言,遷徙或說移民的記憶應該是構築其“主觀信念”的基礎。
移民記憶是客家族群(並不一定具有血緣關係)對相似性認同的一種主觀的信念(subjective belief),一種在客家聚落範圍內的公共記憶。正如英國馬克思主義曆史學家霍布斯鮑姆所認為的,“傳統的創造”(invention of tradition)是構建的、製度化的傳統,傳統有可能在短時間——數年間突然被創造出來,它是由顯在的或潛在的規則所製約的習慣。為了灌輸某種特定的價值和規範,創造的傳統要通過一係列禮儀和象征來暗示自身與過去的連續性,這種連續性通常並非是曆史性的。[2]其實,關於客家移民漫長曆史的神話是編製出來的,堪稱“傳統的創造”的成功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