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民間文化的多維視域

筵席與民間口頭文學

字體:16+-

筵席與民間口頭文學在當下社會,尤其是都市裏,民間口頭文學在口頭最為流行的場合莫過於筵席。民間化的筵席適宜民間文學的交流和傳播,講述民間文學與咀嚼食物都是口腔運動。兩種運動並存不悖,同時滿足了人們味覺、嗅覺和聽覺等多重快感的需求。

一、筵席的狂歡屬性

盡管狂歡節可能較少受到官方邏輯的滲透,但節日期間的狂歡仍被操控,尤其城市狂歡活動更是如此。民間集體儀式原本大多在露天舉行,顯示出官方集會所無的開放性特征。即便如此,民間儀式的時間和空間的維度正在發生轉換,甚至在急劇萎縮,萎縮的原因有時是統治階層的有意改造,如禁止燃放鞭炮、一些祭祀活動被扣上迷信的罪名等。“有著強烈狂歡精神的廟會和娛神活動,具有一種潛在的顛覆性和破壞性,在社會狀況相對穩定的時候,它們隻不過是人們宣泄自己情感的方式,對傳統規範的蔑視和嘲弄被限製在一個法律允許的範圍內。”[1]這是明清之際,法律規定相對放寬的情況。經受文化革命的衝擊和所謂現代文明的洗禮之後,原先盛行於民間的帶有潛在顛覆性和破壞性的集體民俗活動本身,被權力話語係統無情地顛覆和破壞。與此同時,民間娛神的狂歡名正言順地轉換為國家政治狂歡。廟會原本由民間自發組織,如今,城市裏的廟會一概納入到政府管理體製之中。城市各社區的廟會儀式變成了千篇一律的展演,“狂歡節的靈魂已變成一個不完整的實體,其存在完全依賴於國家主義的秩序前提”[2]。廟會之類的民間儀式向展演的轉化服務於政府體製的視覺主義規則,這些規則又因電視的轉播而獲得市民的接受和強化。儀式一旦被改造成符合政府規範的展演,儀式的狂歡精神便被扼殺了。

正是由於傳統狂歡儀式由國家政府所掌控,已漸漸失去了其原本的特征,一些學者隨之也就失去對其的興趣。譬如,美國當代人類學家漢特曼以研究當代社會儀式而聞名,但他並不十分關心所謂“傳統”社會中的這類儀式,而是注意考察現代國家政府似乎願意容忍甚至鼓勵的類似活動。[3]應該來說,節日與集會是最具狂歡色彩的,但是,在這些時機和場合,“狂歡節的靈魂已變成一個不完整的實體,其存在完全依賴於國家主義的秩序前提。盡管狂歡節精彩紛呈,充滿魅力,但與專製政權下的展演之間的差別已大大縮小”[4]。筵席活動卻相對地遊離於國家政權具體掌控之外,盡管是散雜的、缺少嚴格儀式程序的,但卻是普遍的、大眾的、流行的。事實上,筵席是中國傳統的節日儀式不可缺少的內容,除夕、春節、元宵要吃“團圓”飯,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冬節吃湯圓,其他繁多小節,如觀音節、灶王節、鬼節等,也要蒸糕、改膳,用吃來紀念先人,用吃來感謝神靈,用吃來調和人際關係,用吃來敦睦親友、鄰裏,並且進而推行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