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已經成為全中國人民的共識,全國人民正在積極行動起來,投入到和諧社會建設之中。和諧社會已成為一個專用名詞,在互聯網上的點擊率極高。如何建設和諧社會,是當下最熱門的話題之一。本文擬從民俗學的角度,討論民俗文化與和諧社會的關係。
一、民俗生活就是和諧生活
民俗作為一種文化意識形態,從人類社會生活中產生,並沒有從人類社會生活中掙脫出來,而是與現實生活糅合一體,成為具有傳統意義的社會生活方式,群體生活習慣的一個組成部分。衣食住行、婚喪嫁娶、歲時節日等民俗現象,甚至成為民眾生活的主要內容。在中國,傳統的節俗,五光十色,令人目不暇接。以施行廣泛的大型節俗如春節、元宵、端午、中秋為例,在現實生活中,就是特定時空中的生活習慣慣製,屬於社會生活的一部分。歡度春節的一套民俗程式:送灶神、大掃塵、購年貨、做新衣、守歲、貼春聯、掛門神、接財神、放鞭炮、拜年等,剔除俗信,展示在我們眼前的就是涮鍋碗、搞衛生、多玩耍、購物、飽口福,一句話,幹幹淨淨,高高興興,盡情地享受生活的樂趣。一般的文化意識形態與民眾的生活總是保持一段距離,是對生活的敘述、歸納、總結和提升,而民俗則與社會生活水乳交融,混同一體。民俗從一個方麵看,是一種文化意識形態;從另一個方麵看,又是社會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我們可以說,民俗是文化與生活的結合體。
民俗生活屬性的另一種表述,可以說是人們的生活處處要遵循民俗的軌範。民俗要求人們的行為趨於一致,趨於統一,讓我們的社會生活變得有規律,有秩序。甚至可以這樣說,民俗生活就是和諧生活,安全的生活。
在節日期間,在婚喪嫁娶的儀式中,甚至日常的衣食住行,人們的生活實際都是模式化的,是不斷重複和相互重複的,每年如此。這就使得我們對自己和他人的生活都有一種預見性。每年一到農曆臘月二十三,人們的生活節奏自然就進入過年的生活軌道,八月十五臨近的時候,人們便爭相購買月餅……在中國,任何一個宴席,不管是什麽目的,都隻會有一種形式,就是大家團團圍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圓桌,這就從形式上造成了一種團結、禮貌、共趣的氣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賞、品嚐的對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們相互敬酒,相互讓菜、勸菜,在美好的事物麵前,體現了人們之間相互尊重、禮讓的美德。雖然從衛生的角度看,這種飲食方式有明顯的不足之外,但它符合我們民族“大團圓”的普遍心態,便於集體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難以改革。這種“聚餐”及“宴飲”的社會功效,在年節期間得到更為明顯的表現。古人雲:“飲食所以合歡也。”除夕、春節、元宵要吃“團圓”飯,端午節吃粽子,冬至吃湯圓,其他繁多小節,如觀音節、灶王節等,也要蒸糕、改膳,用吃來紀念先人,用吃來感謝神靈,用吃來調和人際關係,用吃來敦睦親友、鄰裏,並且進而推行教化。中國人是要通過同桌共食來表現和睦、團圓的氣氛,抒發祈願平安、幸福的心情,這就是為什麽中國的大小節日都要以聚餐、會飲為主要內容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