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退役的特雷米勒號戰艦》(透納)與《軋鐵工場》(門采爾)的“人格”
1.作品背景
透納是19世紀上半葉英國學院派畫家的代表,他悉心研究海上光的強度、雲彩和風雨的活動,在色彩上培養了一種具有浪漫主義感情的特殊創新方法,以善於描繪大海的光色與空氣的微妙關係而聞名於世;在創作觀念與技法的相互運用上,他以為對景寫生的風景畫賦予了“人格”,造就了英國風景畫新地位的黃金時代。《退役的特雷米勒號戰艦》是透納晚年“人格”性海景畫的典型代表作品,描繪了一艘準備“退役”的著名戰艦“特雷米勒號”,在金色落日的餘暉下正被一艘小火輪徐徐推向解體港口的情景。
卓越的現實主義美術大師門采爾速寫數量與題材的繁多,使得他的寫實作品觸及到社會的各個層麵,描繪的對象既有上層貴族,也有普通平民。他不僅善於運用技法讓形象生輝,同時也表現出理性的敏銳。在他的畫風中,曆經“古典情結”、“浪漫情調”以及表現工人題材的“苦難現實”,完成了由宮廷生活到貧苦百姓的巨大轉變,不僅打破了一味反映王權或者迎合上流貴族審美需求的傾向,同時不再拘泥於世俗小情景的詩意吟唱,他在直麵生活的視角中洞察到了工人階級這一正在崛起的新生力量,作品《軋鐵工場》是德國藝術中第一次用油畫的形式真實描繪工人勞動的場麵,是描繪平民生活、工人生產勞動題材中最優秀、最成功的巨作之一。作品描繪德國工業革命重工業生產中工人在車間勞動的繁忙景象,賦予了這群社會發展動力群體以真實的“人格”。俄國19世紀後期權威評論家斯塔索夫說:“門采爾以令人驚異的真實描繪了現代工人。”門采爾曾設想把這幅畫命名為《現代的基克洛普》(基克洛普是希臘神話中的獨眼巨人),以此表示他對勞動無產者的敬意和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