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術鑒賞

第一節 19、20世紀法國美術發展概述

字體:16+-

歐洲藝術史曾出現過幾次“複興”古代藝術文化的思潮:第一次是意大利“文藝複興”思潮;第二次是發生在17世紀的學院派“古典主義”藝術思潮;第三次則是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流行於法國的“新古典主義”藝術思潮。

作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搖籃的法國,19世紀30年代至70年代經曆了七月革命和政權複辟、多次工人起義、巴黎公社的建立等一係列的政權反複,新古典主義美術是為適應資產階級革命形勢需要而借助藝術文化鞏固政權的一場借古開今的潮流。緊隨其後的“浪漫主義”藝術思潮,則是從事藝術活動的藝術家們開始從與大革命相連的藝術為“政治目的”服務的觀念轉向“藝術自由”趨向的潮流。之後產生的“現實主義”美術、“印象主義”美術、“新印象主義”美術、“後印象主義”美術,以至到20世紀初在法國發端後擴及歐洲、美國的“野獸派”等風格流派,更是不斷探索藝術自身規律和特質,尋求解決諸多藝術問題的方法,努力推動藝術文化積極發展的追求。眾多傳世的藝術作品和偉大畫家在這一時期的法國產生,使其成為歐洲藝術的主流,並奠定了法國作為西方藝術文化中心和近代美術主要流派發源地的地位。

新古典主義的典型特征是強調理性的藝術表現。它一方麵興起於對17世紀的巴洛克和羅可可藝術的反動;另一方麵則是希望以重振古希臘、古羅馬的藝術為信念。新古典主義具體表現為:對素描和輪廓的強調;對比例的把握、題材的選擇(以描繪宮廷題材為主)、構圖的莊嚴、氣氛的穆靜有嚴格規定;它的價值體現在捍衛絕對君主政體的國家與自我克製、遵守共同的道德標準兩者間的平衡(圖13-1)。

圖13-1 大衛《荷拉斯兄弟的誓言》

浪漫主義由中世紀法語中的“Romance”(“傳奇”或“小說”)——“羅曼蒂克”音譯而來,其特點是一方麵重視中古題材創作,把自然作為創作對象;另一方麵重視表現手法的感性和形式的多樣性,竭力強調在光和色彩的強烈對比上的飽和色調以及動**的構圖、奔放而流暢的筆觸,體現出“形式美”的價值(圖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