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講承接第九講至第十二講的歐洲美術鑒賞的學習內容,講述19、20世紀以“現代藝術”為分界線的法國美術文化變遷特點,選取這一曆史時期內相應的經典美術作品進行鑒賞,旨在認識歐洲美術傳統的係統內涵,了解這一時期法國美術的新古典理性的統治權力分野、承前啟後的見證者、“主義們”的交糅互滲、殊途並進的現代“野羊”四個風格階段的顯著特征,從而進入賞析經典作品的情境並掌握規律性的鑒賞方法。
麵對一件陌生的美術作品進行鑒賞時,遵循一定的規律性方法是必需的。
首先,要對作品的產生年代、背景及其創作者的藝術主張有一定的認識和把握。
其次,從作品創作的觀念、呈現的形式語言、形象的構成秩序、色彩的核心基調等多個角度進行賞析。之所以要從多角度賞析作品是因為:其一,美術創作觀念與載體是鑒賞的第一要素。一方麵,任何新的藝術作品的創造,都是先鋒創作觀念的外化;任何經典的美術作品的產生,都靠不可複製的載體形象作為支撐。安格爾的《泉》中的**形象、塞尚筆下的聖維克多山形象等,這些經典的美術作品中的形象載體都是不可複製的創作理念的外化。另一方麵,作品創作的觀念也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作品呈現的形式語言、形象的構成秩序、色彩的核心基調等作品的多維意蘊。其二,美術作品的構成秩序是賞析的核心要素。作品呈現的構成形式及秩序是產生觀看以及形成視覺素養的最顯著因素。不論是對畫麵中由十幾位逃生者形象構成形式秩序的浪漫主義作品《梅杜薩之筏》,還是對後印象主義作品《我們來自何方?我們是誰?我們走向何方?》中男女老少形象構成的寓意秩序都需要以作品的構成秩序作為鑒賞核心。其三,作品的色彩核心基調一方麵與作品的創作理念相呼應;另一方麵也引導著觀看者的鑒賞情緒與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