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媒介批評:理論方法

第二節 媒介批評的發展

字體:16+-

在大眾傳播媒介產生之初,人們對大眾傳播媒介的批評和認識就一直沒有間斷過,在西方報刊由產生到大規模發展的過程中,從早期的“報業批評”到其後的“新聞批評”,直到19世紀至20世紀以後,具有明確的社會責任“價值立場”和嚴謹“學理性”,並立足於各種理論框架的媒介批評得以全麵發展起來。美國媒介批評的發展就經曆了由“報紙(業)批評”、“新聞批評”到“媒介批評”這樣有內在聯係的發展脈絡。詹姆斯·波伊蘭在發表於《哥倫比亞新聞評論》2000年第2期上的綜述性文章《批評:一千種聲音在綻放》中將“報紙(業)批評”作為“新聞批評”的最初形式的,而該期的“媒介批評”專題則使用的是“media critics”這一術語。[1]

概而言之,媒介批評的發展經曆了幾個重要的發展階段,即報刊批評、新聞批評和學理批評階段。下麵分別加以介紹。

一、早期的報刊批評

如前所述,西方近代發展起來的定期報刊,作為早期的大眾傳播媒介形態,自從其誕生之日起,就始終伴隨著對其進行的反思、評價和批評。根據有關資料記載,自歐洲近代報刊產生以來,媒介批評亦伴其出現。例如,1665年,英國國務大臣派普就對《牛津公報》創刊號發表評價,認為它“非常美麗,全是新聞,沒有評論。”英國報業之父尼爾·笛福是英國第一位能言善辯的記者,但是同時代人批評他有被政府雇傭之嫌,因為他接受政府津貼,這反映了當時人們對記者職業操守的批評。[2]進入19世紀之後,歐洲的媒介批評實踐已大量出現。例如,海涅在出版於1833年的《論浪漫派》一書中就有對德國當時報紙的評論:“我們德國人幾乎連一張譏評政治的報紙也沒有,可是美學報刊卻越來越多,上麵刊登的盡是閑得無聊的童話和劇評,所以誰一看見我們的報紙,簡直就會認為,德國人盡是些絮聒不休的保姆和囉裏囉唆的劇評家。”[3]但是,早期的報紙批評感性化色彩很濃,許多作家往往充當了批評家,如巴爾紮克、狄更斯、司湯達、福樓拜、歌德與波德萊爾等作家都批評了18世紀歐洲報紙的種種弊端。這也可以看出早期報業批評缺乏理論的係統性,僅僅表達情感性的價值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