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眾傳播理論中,“受眾”與“大眾”及“大眾社會”等概念有緊密的聯係。但是,“大眾”與“受眾”並非是天然聯係在一起的。“大眾”概念最早屬於社會學研究領域,而“受眾”則是大眾傳播研究所關注的對象。隨著社會及媒介形態的演變,大眾與受眾概念同時成為大眾傳播理論所關注的重點領域。媒介批評理論同樣也基於大眾社會發展的文化背景,進而對受眾進行批評性探究。
一、大眾社會中的大眾與受眾
大眾社會理論認為的“大眾”是20世紀現代工業化的產物,同時也是大眾傳播發展的結果。在大眾社會理論中,大眾被描述為一大群沒有血緣、地緣關係的,由原子化的、孤立的個人所組成的相互依賴又彼此陌生的社會群體。這些所謂的大眾具有規模大、分散性、匿名性和無根性的特點,既不同於有一定組織的社會群體,也不同於鬆散的群集以及有政治自覺意識的公眾。他們沒有任何組織性,沒有穩定的結構和社會規範,也缺乏為實現自身目的而行動的意願和手段。由此,大眾概念在出現早期,經常指的是易受意識形態和宣傳影響的,對大眾傳播媒體的影響沒有任何抵抗力的集體。
按照傳播學者麥奎爾的觀點,“受眾”則是社會環境和特定的媒介生產方式的產物。[1]受眾的發展經曆了漫長的過程,受眾的媒介使用也具有鮮明的社會特征和環境特征。麥奎爾認為,最早的受眾是古希臘羅馬公共演出或競技場所的觀眾,印刷術產生後出現了閱讀的受眾,直至電影出現後真正意義上的受眾才得以形成,後來,廣播電視的發明更是擴展了受眾的範圍。當然,目前的互聯網、智能手機等新媒體則使得任何個體都成為潛在的受眾。受眾變得更加不可把握和變幻莫測。
美國芝加哥學派對大眾社會理論進行了研究,其中作為對傳播學產生了直接影響的代表人物布魯默最早使用“大眾”概念框架來分析“受眾”。布魯默立足於更廣泛的社會生活變遷的視角,將受眾視為現代社會各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並稱之為“大眾”,與此前的“群體”、“群集”和“公眾”區別開來。[2]由此可見,大眾或受眾的形成與工業化城市化的發展、人們識字能力的普遍提高、交通運輸的發達、信息傳播的普及、社會的集中化程度等因素的影響有關。大眾傳播研究視野中的受眾不僅人數眾多、分布廣泛、結構多元,且缺乏自我認同意識,也沒有任何目的明確的組織性,不為自己行動,但卻受外界的驅使。基於此研究視角的受眾,顯然是沒有任何組織性的“烏合之眾”,也就是極易被媒介操控的消極的受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