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媒介批評:理論方法

第二節 社會批判理論

字體:16+-

社會批判理論是法蘭克福學派的核心理論,也是媒介批評宏觀理論的基礎。社會批判理論的發展雖然各不相同,學派理論學者的研究取向也各有差異,但“批判性”是其理論的核心範疇。

一、社會批判理論的內涵和特征

1937年,霍克海默發表了被稱之為社會批判理論宣言的《傳統理論與批判理論》,同年,他又與馬爾庫塞發表了《哲學與批判理論》,確立了“批判理論”這個術語的重要意義,並指出了新型的“批判理論”與以往的“傳統理論”在思維方法、邏輯結構和社會結構等方麵存在的各種不同。

法蘭克福的社會批判理論是對歐洲自笛卡兒以來的近代科學主義傳統的反思和批判。歸納起來看,社會批判理論的核心就是批判以征服和支配自然為出發點,以科學知識萬能和技術理性至上主義為特征的工業文明主導的文化精神,而其核心在於馬克斯·韋伯所說的工具理性即技術理性。社會批判理論所針對的並強烈加以批判的正是科學主義至上的資產階級現代性。正如霍克海默所指出的:“傳統理論,即借助於繼承來的概念和判斷手段對材料進行的判斷性考察,發揮著肯定的作用”,“概念和判斷工具不但可能是當代文化總體的一部分,而且也可能是更正當、更分化、更和諧地組織起來的文化總體的一部分”。[1]這種“傳統理論”正是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結構與技術發展的產物。因此,批判理論的目的就是對這種“傳統理論”進行批判,從而對資本主義的技術理性進行否定。

批判理論的本質特征,首先在於提出理論與行動、主體與客體相互作用的理論形態,有意識的社會批判是社會發展的組成部分,批判理論本質上是一種社會實踐。其次,批判理論是批判性的,強調對現存社會的否定與懷疑,與現存社會始終保持著一種對抗性關係。就此而言,社會批判理論與馬克思的精神是有內在聯係的。再次,批判理論是一種跨學科的理論,它融匯了社會學、人類學、政治經濟學、心理學、神學、美學、哲學、法學等諸多學科領域。這些多學科的綜合運用不是為了形成一種抽象的理論,而是直指社會問題,對現存的社會進行批判,故而批判理論的實質就是社會批判。最後,批判理論所涉及的批判對象是資本主義社會結構及其意識形態,以期為人類的理想建立理論的依據,為人類合理社會的存在進行嚴格的理論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