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媒介批評:理論方法

第一節 媒介批評的基本特征

字體:16+-

媒介批評理論和實踐研究的本質,在於為媒介“立法”,建構媒介話語生產的知識體係。同時也基於現代意義上的社會發展和文化形態的要求,形成媒介規製。其重點在於探索在特定的社會發展背景下,媒介發展所應該堅持的基本的價值立場和社會功能取向。由此,媒介批評理論通過特定的理論和方法對媒介本身、媒介與社會、媒介與文化的關係進行反思性批判,從而發現其現代性內涵。正是在此意義上,美國傳播學者詹姆斯·凱瑞就指出,社會生活的內容不僅隻有權力與職業,它也包括美學經驗、宗教思想、個人價值體係和情感及知識見解的共享的儀式化係統,因此,傳播是“現實被生產、保留、糾正和轉移的抽象過程”。[1]在他看來,媒介研究的核心是文化批評,即以媒介為中心的傳播活動是人類社會文化的主要構成,因此,所謂的媒介研究也要遵循文化研究的基本要求。就此意義而言,媒介批評顯然也就具有文化批評的基本特征。

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媒介化社會”逐步形成,大眾傳播媒介無論在政治和經濟方麵,還是作為社會的第三種力量,都已發揮著重要作用,甚至是支配性的作用。因為媒介的發展所引發的傳播與社會、文化的關係等問題,都已遠遠超出了對信息傳播的單純物理意義上的理解。媒介批評作為媒介研究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如前所述,其基本目的在於為中國當代社會媒介文化的發展建立規範,由此也就形成了如下基本特征。

一、價值導向

媒介批評理論在產生、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其基本的價值取向。媒介批評理論的發展,客觀上都為建構媒介批評的價值體係做出努力和貢獻。媒介批評觀念的變革,也都是對媒介批評理論和實踐的豐富和完善。因此,媒介批評理論和實踐的根本目標就在於為大眾傳播媒介發展“立法”,從而建構和完善媒介發展的價值規範和標杆,故而,就此意義看,明確的價值立場導向是媒介批評的本質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