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劉師培與中西學術

緒論

字體:16+-

一、緣起

劉師培(1884—1919,字申叔,號左盦)是清末民初著名的學者和政治人物。且不說他在政治舞台上令人矚目的表演,僅在學術領域裏能與章太炎並稱“二叔”(章枚叔、劉申叔),即已表明他在時人心目中的地位。不過在後人眼裏,兩人卻無法相提並論。這在研究者那裏體現得最為明顯,即與章太炎研究的繁盛興旺相比,劉師培研究相對門庭冷落,兩人的境遇大相徑庭。究其根源,政治和文化兩方麵因素應是造成這種局麵的主要原因。

在劉師培短短36年的人生中,政治風暴對其衝擊甚大,而他在一些政治鬥爭關鍵時刻的表現往往為人詬病,如以同盟會會員之身於1907年底與清廷大吏端方通款,不久投入其幕中;1915年加入“籌安會”。前者在當時的革命黨人眼裏自然是叛變行為,後者也被視作助紂為虐,所以他在政治上一直是被譴責的對象。早在1911年夏同盟會中部總會成立時發布的宣言中,人們便指責他為“客犬”(清吏走狗);陶成章的《浙案紀略》也對其行為多方責備;黃節、黃侃等人痛責其加入“籌安會”,黃節甚至恥與其在北大為伍;國民黨元老馮自由、鄒魯所著史書中亦是將其作為反麵典型;1949年後,大陸出版的曆史教科書和有關著作同樣持此立場。也就是說,在國共兩黨的意識形態裏,在文人學者的心目中,乃至於在這種語境下接受教育的普通人眼裏,劉師培都是政治上被打入另冊的曆史罪人。對於這樣一個人物,學術界研究起來自是顧慮重重,無法深入甚至覺得沒必要深入研究。這種情形以往海峽兩岸皆如此。

再看文化因素。長期以來,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價值取向帶給人們極為深遠的影響,人們已習慣於認同五四的思維方式,把文化上的所謂“新”與“舊”視作截然對立,在不遺餘力地宣揚“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的同時,極力貶斥“舊”文化、“舊”思想、“舊”道德。作為四世傳經的國學大師,劉師培自然是人們心目中舊的一方的代表,更何況他在新文化運動中辦過《國故》月刊,被認為是與新文化相對抗。[1]所以,一些新派學者尤其是魯迅等人對其持反對和批評的態度。眾所周知,新文化倡導者的立場一直在學界占主導地位,魯迅等人這一態度之分量不言而喻,其對後人產生巨大影響也在情理之中,故劉師培在被批判的同時,很難引起人們學理上的研究興趣。也就是說,劉師培既在政治上被打入另冊,又在文化上被排斥或被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