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劉師培與中西學術

第三節 學術史個案:劉師培之清代學術史論

字體:16+-

清末,包括劉師培在內的國粹派學人和其他學者在探討中國學術發展史時,關注的重點是清代學術。這是很自然的事情。因為對他們而言,清學不僅屬“本朝”史的範圍,與現實息息相關,而且更重要的是,這一代學者是在清學的滋養下成長起來的,無論每個人成長後的發展方向如何,都離不開清學這一豐厚的土壤。

在劉師培的學術史著述中,論清代學術的篇幅最多,也最分散。檢視之下,大體可分為三類:通論性著述、學案體著述、傳記類著述。三者在內容上有重複之處,但基本各有特色。

一、通論性著述

劉師培通論清代學術之由來、變遷以及流派衍化的著作以《近儒學術統係論》、《清儒得失論》、《近代漢學變遷論》為代表,另外在《國學發微》、《南北學派不同論》等著作中也有這方麵的論述。

清代學術以考據學為核心,不少人相信這是學術界厭倦宋明理學之空談而轉向經史考證的結果。經史考證以考經為主,是接續漢代經學而來,故考據學亦被稱之為漢學。劉師培總結清代學術就是從對這類問題的論述入手的,因這關涉到清學來源和界定等清代學術史上的根本問題。一方麵,劉氏不太讚成宋明學術全為空疏的看法,更強調考據學與宋明學術的曆史連續性。他曾說過:

宋元以降,士學空疏,其尋究古義者,宋有王伯厚,明有楊慎修、焦弱侯。伯厚博極群書,掇拾叢殘,實為清學之鼻祖。[1]

明人之學,近人多議其空疏……錢大昕曰:“自宋以經義取士,守一先生之說,而空疏不學者皆得名為經師,至明季而極矣。”又曰:“儒林之名,徒為空疏藏拙之地。”阮芸台曰:“終明之世,學案百出,而經訓家法,寂然無聞。”江鄭堂曰:“明人講學,襲語錄之糟粕,不以六經為根抵,束書不觀(此語出於黃黎洲)。”此皆近人貶斥明人學術之詞。然由今觀之,殆未盡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