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的橢圓形舞台,白色的牆壁,三把白色的椅子,兩扇白色的門,慘淡但並不恐怖的白色燈光……三個人開始敘述他們經曆的一次聚會,都號稱要毫無保留地講出真相,但真相始終沒有露麵。這就是我在先鋒劇場觀看的話劇《哥本哈根》。
1988年,英國劇作家邁克·弗雷恩根據1941年德國物理學家海森堡到被德軍占領的哥本哈根發表講演,其間與其老師玻爾的一場謎一般的會麵。在大約10分鍾的散步中,他們究竟說了些什麽呢?當年的當事人如今的死魂靈海森堡、玻爾、玻爾的妻子瑪格麗特一遍又一遍地回憶,但就是無法達成一致。他們究竟說了些什麽?這是20世紀科學界引起廣泛爭議的一個話題,一個至今無人能解的謎!
我最感興趣的不是如何去揭開謎底,而是舞台上發生的奇妙的轉換:他們是海森堡、玻爾、瑪格麗特嗎?他們怎麽跟我們一樣都長著黑眼睛、黑頭發、黃皮膚呀?居然說的還是漢語!他們不是國家話劇院的演員梁國慶、何瑜、楊青嗎?然而,他們不明明就是海森堡、玻爾、瑪格麗特嗎?他們不是在講60多年前發生在哥本哈根的故事嗎?在那個時候,國話的這幫演員還沒有出生呢!他們是誰?這是一個讓我感興趣的謎!一個讓20世紀的許多美學家感興趣的謎!
根據美學中盛行的模仿理論,我們會認為是演員在模仿角色,即演員通過自己的表演將並不存在的角色變成了現實的存在。我們通過梁國慶、何瑜、楊青這三個演員的模仿,看到了今天並不存在的海森堡、玻爾、瑪格麗特。但是,薩特(Jean-Paul Sartre)卻給出了完全相反的解釋:“並不是演員將角色變成了現實的存在,而是演員在角色中變成了非現實的存在。”按照薩特的解釋,不是國話的梁國慶、何瑜、楊青將非現實的海森堡、玻爾、瑪格麗特變成了現實的存在,而是非現實的海森堡、玻爾、瑪格麗特將現實的梁國慶、何瑜、楊青變成的非現實的存在。是的,隨著劇情的展開,一個奇妙的轉換發生了:我們在舞台上看見的仿佛不再是黑眼睛黑頭發黃皮膚的中國人,我們仿佛覺得他們是地地道道的歐洲人,我們甚至忘掉了他們還在說漢語。舞台上的人物既不是現實的演員,也不是現實的角色,而是非現實的、精神性的人物,是在我的想象中出場的藝術人物。正如普萊(G.Poulet)在對閱讀活動進行現象學描述時所發現的那樣:“這就是通過閱讀活動在我身上所發生的奇妙轉化:它不僅導致了周圍客體的消失,包括我正在閱讀的書,而且這些客體還被一群和我的意識密切相關的精神客體所取代。”隻有藝術才會導致這種奇妙的轉換。這就是藝術的力量!